想捡漏万元日本中古别墅?我劝你不要
新浪新闻在场
买下一栋占地200平的永久产权别墅,装修完善、家具齐全、拎包入住,唯一的缺点是房龄老了点,需要花多少钱?答案是低至2.5万。不是在鹤岗,而是日本。
对于在国内一线城市动辄背负百万房贷的年轻人而言,这样的价格近乎“魔幻”。
最近,日本“白菜价”百年老宅火了。有人将其视为“捡漏”良机,也有人质疑:“这么便宜,肯定有坑吧?”那么,中古老宅人人都能“捡漏”吗,这些老宅究竟有何魅力?低价背后是否暗藏风险?《新浪新闻在场》和几位在日本买了老宅的人聊了聊,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200平菜园,东京上班族的“精神飞地”
刘益农丨2.5万元 千叶县
2024年10月,东京上班族刘益农购入千叶县铫子市一栋永久产权百年老宅,土地面积335平,房屋面积115平,全款2.5万元人民币拿下。房子本身只要人民币5000元,由于年代久远,测量地界再加上过户费又花了人民币2万元,再加上每年人民币1507元固定资产税,是这栋房屋的全部成本。
从东京开车过来,只要一小时。这栋建于1913年的卯榫结构房屋,主体框架由硬木搭建,曾经历关东大地震而屹立不倒。更美妙的是,这里步行3分钟即可抵达太平洋海岸,院子附带200平菜园,非常适合当做种菜和钓鱼的“秘密基地”。
东京上班族刘益农购入千叶县铫子市一栋永久产权百年老宅
@霓虹大咸鱼
刘益农说,“我喜欢种地,水果我就种过十几种,大部分常见的蔬菜我都种过。可能是中国人骨子里自带种菜基因,接触到泥土、看到绿色会让人心情变得好一些。”他不指望房子升值,也没想过以后要出手,“我没打算长住,日本工作有时候压力挺大的,过去待一会儿,放空一下自己”是他对这栋老宅的期许。
日本老宅虽多,但要想买一套各方面称心如意的百年老宅并不容易。
据日本总务部近日发布的住房和土地调查,日本全国空置房数量激增至900万套,占全日房屋总数的13.8%。房主去世、遗产税高昂,子女宁愿放弃产权,也不愿接手“负资产”。其中,近400万空房被长期弃置,面临倒塌和害虫侵扰等问题。
据不动产公司评估,这栋老宅原本土地价值人民币20万元,原房主是一个退休的70岁老师,几代人都生活在这,感情深厚,不希望房子被拆掉,因此低价出售。老宅状况良好,几乎不需要什么修缮,内部很干净只需要简单打扫,原房主还留下几千本书。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外墙和走廊的地板老旧,可能需要再花人民币2万元翻修一下。
在刘益农看来,日本老宅的“陷阱”是个伪命题。
网友说拆除费动辄百万,实际一层平房确实需要“百万”拆除费,但单位是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只有5万元;有的人幻想买房送签证,才会被无良中介骗。另一方面,相较于五十年老宅,百年老宅的用料和结构更扎实更抗震,千叶县人口密集,超市、医院等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备。而且日本法律规定,如果房子发生过事故,不动产公司必须明确告知,因此不必担心买到“死人房”。
有头有脸的人才住老宅,非刚需不建议购买
范锦丨10万元 山口县下关市
一年前,范锦带着妻儿搬进了日本山口县下关市一栋老宅。这栋160平方米的两层木造房屋建于1972年,最后一次翻修距今30年,但“保养得像国内刚装修三五年”。木梁完好,墙体坚固,前任租客刚搬走一年,白蚁尚未入侵主梁。房子虽然在距离海边步行仅5分钟,但地势高,30米以内的海啸都无需担心。
房款人民币10万元,更名费人民币3000元、房产税每年人民币3000元。到手之后,范锦铺了一遍新地板、修补漏雨的屋顶、主梁刷漆,修缮成本共人民币1万元。
为了找一处合适的住所,范锦此前花了一年时间跑遍日本50个城市考察。他跑过北海道积雪埋窗的村庄,经历过石川县3天4次的地震,最终锁定了下关市,这里是《马关条约》签署地,也是安倍晋三的故乡。主要是回国方便,孩子上学方便,冬天不下雪,还是日本有史以来没有过原发地震的几个地方之一。
@锦锦在日本
他从市政府听说,现在这里还有将近7000套空置一户建,有一些房龄还不到10年,屋主就举家搬迁到东京去,房价一降再降,好的地段一套房20万人民币就能买到,0元购的都是快塌的房子,“我这10万确实是捡漏的。”
在日本,住老宅并不是一件很小众的事。
“日本就两种人住楼房,一种是有钱的外国人,一种是能申请廉租房的公民。年轻人住公寓只是图方便,很有头有脸的人,也是住这种一户建的老宅,因为有庭院。”范锦说。
观念上,日本年轻人对买房兴趣寥寥——高遗产税、工作流动性和“租售同权”政策,让租房成为主流。范锦的老宅从一位名叫“不动冥王”的在日本从事房屋出租的华人中介手中购得,就范锦所知,他手上240套房子几乎都是满租状态。这位中介专门收购乡下老宅,简单装修之后再出租出去,目标是“买下全日本”。
但是,捡漏老宅不是“付款拿钥匙”那么简单。什么人适合买日本老宅?范锦总结出几条铁律:一是必须动手能力强,会看图纸会修房子,“比如铺个地板,自己干花2000元,请工人得花3万元,一个月都干不完”。二是长住在日本,木造老宅最怕白蚁和潮湿,“房子住不坏,但能空坏”。三是别考虑收益率,日本房价不会再涨,除非是投资做民宿,但如果你是外籍,可能连审批和银行账户这关都过不去。
拎包入住北海道老宅,雪季“摇人”铲雪
尼鹿丨3.5万元 北海道小樽
“我要去日本买一个房子”,决定几乎是在一小时之内做出来的。线上看完房源之后,尼鹿立马找好翻译了,第二天便买了机票飞到北海道看房。在青岛,买房动辄几百万,还要赌上30年人生,而在小樽买房像买个包一样轻松愉快,房子大到能在里面骑车。这里还是经典爱情电影《情书》的取景地,浪漫又纯净,她不想错过这样的“梦中情房”。
现实层面,她当时即将去日本旅居三个月,急需一个落脚点。
确认永久产权、1981年后建造、水管与煤气状况良好、避开冷门地区。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辗转敲定了现在这套170平老宅。设施完好,家具齐全,拎包入住,没有消耗预备的维修费用。虽不是第一选择,住着住着却慢慢有了牵挂。
在北海道小樽买房
@日本摄影师尼鹿
北海道以“粉雪”闻名,降雪量世界第一,冬季积雪最深达4米。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铲雪成为头等大事。
根据当地规定,住户需清理自家门前及相邻公区。不少北海道居民都认为,冬季铲雪是最大难点。周围邻居看尼鹿铲雪不熟练,还会主动教学、送手套。“下雪那几天每天都要铲,厉害的情况,我早上出去晚上再回来,如果不铲就没有路了,雪能到大腿。我看邻居一直在铲,我自己也铲不过来,我就会订机票让朋友或者助理飞过来帮忙铲。”尼鹿说。
除此之外,还要操心的是冬天取暖需要用灯油。原房主留下的灯油用完之后,尼鹿不得不去加油站“打灯油”,40斤的油桶,她每次要拎两桶,累得气喘吁吁。某次一位陌生的邻居老头提出帮助她,尼鹿本想婉拒,但语言不通一番鸡同鸭讲之后,老头抢了她两桶油就跑,到了家门口之后,对方还非要帮忙放到台阶上才离开。“到了之后我拿翻译软件问他是哪户,他只摆摆手就潇洒离去。”
小樽虽然惬意,生活上的最大缺点是交通不便。她还没考驾照,骑自行车又去不了太远的地方,打车贵到离谱,晚上10点公交车停运之后,就没有任何没办法出行。夜生活是没有的,没有商场、没有外卖、更没有任何奢侈品,有钱都花不出去。
尼鹿内心觉得,“有人说我是冤大头买贵了,有人说还不错。但我觉得这个房子既低于预算,又能满足我的所有需求。它没有我父母的名,我没老公,也没有我老公的名,是专属于我的。万一哪天我很不堪,不至于无家可归,这个家就是我的退路。这3.5万买的不只是房,还是我人生的自由的地盘。”
*文中刘益农、范锦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