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证据显示:人类祖先13.5万年前说出第一句话
DeepTech深科技
人类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时候首次出现的?
这个长期困扰着科学界终极命题至今仍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毕竟,作为人类文明最核心的认知特征,语言的起源时间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自身演化历程的理解。
近期,一项全新的基因组分析显示,人类独特的语言能力至少在 13.5 万年前就已存在,而语言作为系统化的社会交流工具被广泛应用则可追溯至约 10 万年前。
目前,这篇研究论文已经以“Linguistic capacity was present in the Homo sapiens population 135 thousand years ago”(13.5 万年前存在于智人群体中的语言能力)为题发表在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上。
Linguistic capacity was present in the Homo sapiens population 135 thousand years ago
(来源:Frontiers in Psychology)
现代智人的演化史可上溯至 23 万年前,但长期以来,科学界基于不同研究路径得出的结论存在显著差异,比如古生物学家通过舌骨化石推断语言能力出现时间,而考古学家根据石器工具的复杂程度进行推测,学术争议似乎意味着传统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此次的新研究另辟蹊径,他们鉴于业界普遍认为所有人类语言可能起源于同一源头,预示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区域群体是何时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的。
“我们的研究逻辑很简单,每一群体在地球上的分支都拥有语言,而且所有的语言都存在关联。”这项新研究的主导者、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教授 Shigeru Miyagawa 解释说。于是,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基因组数据与语言演化模型,定位了人类语言能力的“基点时刻”。
“根据基因组数据对早期人类群体地理分化的指示,可以相当肯定地说,人类群体的首次地理分化发生在约 13.5 万年前,因此人类的语言能力必然在那时或更早便已存在。”他补充道。换句话说,既然所有迁徙人类群体都具备语言体系,那么这种语言能力的获得必然早于或同步于种群分化事件。
除了 Shigeru Miyagawa,这篇论文的合作者还包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Rob DeSalle、人类起源名誉馆长 Ian Tattersall;圣保罗大学语言学教员 Vitor Augusto Nóbrega、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系的 Mercedes Okumura,以及苏黎世大学的 Remo Nitschke(他在亚利桑那大学语言学系任职期间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
新的基因组证据调查显示人类的语言能力至少在 13.5 万年前就已出现
图|新的基因组证据调查显示人类的语言能力至少在 13.5 万年前就已出现(来源:MIT News)
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综合分析了过去 18 年间发表的 15 项不同的遗传学研究成果,其中 3 项研究基于遗传性 Y 染色体数据,3 项研究探索了线粒体 DNA,还有另外 9 项为全基因组研究,并基于此构建起多维度的证据链条。
这些研究数据表明,人类在约 13.5 万年前出现了最初的地理分化,而这标志着智人演化史上的重要转折。
也就是说,智人群体开始向不同地域迁移时,地理隔离机制逐渐引发遗传变异积累,这种变异既包括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自然选择痕迹,也包含中性的遗传漂变特征。
通过逆向推导这些遗传差异的积累速率,研究人员有望定位种群分化前的“语言能力基准点”。Shigeru Miyagawa 指出,“这些研究整体上提供了大量关于这些地理分化何时开始发生的证据。通过建立遗传差异度与时间维度的量化关系,能够推算出智人种群保持遗传同质性的最后时间窗口。”
实际上,早在 2017 年其他研究团队就已尝试开展类似的探索。然而,由于当时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资料相对匮乏,限制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学界的努力,如今有了更多的已发表数据可供参考,在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大约 13.5 万年前可能是人类群体首次经历地理分化的重要时期。
对此,Shigeru Miyagawa 评论道:“这项新研究之所以得以成功开展,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进步。一方面,在数量上,我们现在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前期研究成果可供借鉴;另一方面,研究的时间框架更加精准,使得我们的研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截至目前,全球已确认的人类语言超过 7000 种,每一种语言都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与众多语言学家一样,他也坚信所有人类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关联性,并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通过各种研究深入探讨了这一观点。
例如,在 2010 年出版的“Why Agree? Why Move?”一书中,他分析了英语、日语和一些班图语之间此前未被深入探索的相似之处,揭示了一些之前未被充分认识的语言特征。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基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生理特征研究提出语言能力可能起源于数百万年前的观点。
但是,对于这种说法,Shigeru Miyagawa 持有不同的见解。“问题的关键并非灵长类动物何时能够发出某些特定声音,而是人类何时具备了发展出现代意义上语言的认知能力,即把词汇和语法组合成一个系统,根据规则生成丰富的表达方式。”他说道。
“与动物完全不同,人类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单词和句法两个要素共同构成了这个极其复杂系统,这不仅使人类能够产生极其复杂的思想,还能有效地与他人沟通。相比之下,其他动物的交流方式缺乏类似的结构化系统。”他补充说。
基于对人类语言起源的这种理解,研究人员推测,在形成第一种语言之前,人类已经拥有了与语言相关的认知能力。这意味着早期人类不仅能够进行基本的认知活动,还具备了处理和理解复杂符号系统的基础。
“语言既是认知系统,也是交流系统。”Shigeru Miyagawa 推测,“大约在 13.5 万年前,它起初可能仅仅是个体的认知系统,用于内部思维过程的组织。但很快,这种能力就演变成了群体间的交流工具,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社会的合作。”
那么,我们如何确定具有独特人类特征的语言是什么时候首次被使用的呢?考古记录在此提供了关键证据。
研究表明,大约在 10 万年前,象征行为开始广泛出现,例如在物体上做有意义的标记,以及利用火制作赭石并作为装饰品。这些行为不仅是人类创造力和技术水平的体现,更是语言和象征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
就像复杂且极具创造性的人类语言一样,这些象征行为仅见于人类,绝大多数其他动物并不具备类似的行为模式。
正如论文中指出的:“与语言相关的行为及象征思维的实践,仅在智人的考古记录中才能被发现。”这表明,语言的发展与人类特有的象征性思维方式紧密相连。
这种观点也是 Ian Tattersall 所主张的,即语言是象征思维和其他有组织活动的一种触发器。他认为,语言不仅促进了个体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激发了更为复杂的思考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形成。
“语言是现代人类行为的触发器。”Shigeru Miyagawa 进一步解释道,“它以某种方式激发了人类的思考,推动了诸如艺术创作、技术创新等行为的产生。如果我们的观点正确,那么在 10 万年前,人们正通过语言相互学习,并促进了当时各类创新的蓬勃发展。”
当然,研究人员也注意到,其他学者认为在约 10 万年前人类活动的发展是一个渐进且广泛的过程,涉及到材料使用、工具制造和社会协作等方方面面,语言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未必是唯一的推动力量。
Shigeru Miyagawa 也坦言,这个研究领域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但他坚信,像此次论文这样的研究至少是朝着更精确描绘语言起源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我们的研究方法基于实证,依托对早期智人的最新遗传学认知。我认为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希望这能鼓励和促使更多人关注人类语言与进化的关系。”他总结道。
原文链接:
https://news.mit.edu/2025/when-did-human-language-emerge-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