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961|回复: 2

百岁卡特去世,他在中美关系上作用超过尼克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30 13: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岁卡特去世,他在中美关系上的作用超过尼克松

香港號

美国前总统卡特

美国前总统卡特


▎美国前总统卡特。图源:视觉中国

核心提要:

1.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当地时间29日下午在位于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平原镇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美国总统拜登当天表示,将在华盛顿特区为卡特举行国葬。卡特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在其任内中美正式建交。刘亚伟回顾称,当时中美的矛盾要远大于今天,但双方却能从大局出发搁置争议。反观当今叫嚣美国应对华强硬者:从历史上来讲,他们是无知的;从政治上来讲,他们是幼稚的;从未来来讲,这些人是不怀好心的。

2. 卡特任总统期间:在内政上,成立美国的教育部、在白宫屋顶装上太阳能板,这些方面今天来看都是先知先觉的;在外交上,他把巴拿马运河还给巴拿马人,与中国正式建交,在中美关系上所起的作用要远超过尼克松和基辛格。

3. 卸任后卡特落叶归根,与自己的故乡土地紧密联系;同时也多次访问中国,为取消特朗普任内以国家安全名义不给国外留学生签发签证的决定致信拜登。民众多次表达出对他的关爱关心和爱护,似乎没有哪个美国的领导人能够像他这样。

卡特一直致力于公益,30多年来每年都会在建筑工地当一周木匠

卡特一直致力于公益,30多年来每年都会在建筑工地当一周木匠


▎卡特一直致力于公益,30多年来每年都会在建筑工地当一周木匠。

各位网友好,欢迎收看“香港號”,我是陈笺。北京时间12月30日凌晨,美国前总统卡特在经历了21个月的临终关怀后去世,享年100岁。说到卡特总统,我们中国人不会陌生,中美建交就是在他的任内完成的。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他是如何搁置双方的不同意见,作出这样历史性的决定的?卸任后的他创建了卡特中心,为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位美国前总统?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大国博弈持续、战争挥之不去的今天,他与其他多位美国总统相比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香港號此前曾经采访与卡特共事多年的卡特中心中国事务高级顾问、中美印象网站主编刘亚伟博士,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卡特的一生。

1

卡特总统眷恋故土,关怀人类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刘博士,您好! 你至今还是卡特中心中国事务高级顾问,以及担任中美印象网站主编等等工作,您跟卡特总统也有过很多共同工作的时光。在您的印象当中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和其他美国人或者美国总统有什么不同?

刘亚伟:我跟其他的美国总统没有什么交往,但是比较来看,所有的美国总统大概没有一个像卡特生活这么简朴、这么平易近人、这么有幽默感。

这位史上最长寿的美国总统,临终前赢得家乡民众满满的敬爱

这位史上最长寿的美国总统,临终前赢得家乡民众满满的敬爱


▎这位史上最长寿的美国总统,临终前赢得家乡民众满满的敬爱。图源:路透社

你看同是来自南方的总统克林顿,他做了总统之后就再没有回到老家去居住了;从芝加哥出去的奥巴马甚至都没有回到芝加哥。只有卡特总统卸任之后,又回到他的老家平原一个只有600多人的小镇,对中国来说实际上比一个村子可能还小。他们老两口一直住在1961年他们自己共同努力盖的一个三室一厅的小房子里边。

每次到卡特中心,在他的办公室,他们两个人各有一个办公室,中间是有一个卧室一个折叠的床从墙上拉下来,他们就睡到这儿。很少见到这么艰苦朴素,现在叶落归根的这样一个总统。所以这是一个跟自己的故乡、跟自己的土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可能才有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对全人类的爱。

美国乔治亚州平原镇(Plains)

美国乔治亚州平原镇(Plains)


▎在美国乔治亚州平原镇(Plains)农村居民心中,能让他们将当地著名特产花生摆在第二位的,只有前总统卡特。图源:法新社

2

卡特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超越尼克松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我们知道中美建交就是在卡特任总统时,所以中国人对他的印象也特别好。在他卸任之后,他又建立了卡特中心,您多年来都在那里与他共事,他是如何推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呢?

刘亚伟:第一,对所有关心中美关系的人,大家应该知道尼克松在52年前去了中国,别人说是破冰之旅,但是我觉得那次去中国的结果是打开了一扇窗,中美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可以通过这扇打开的窗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

那之后近7年的时间,尼克松的继任者都没有能够让中美实现外交关系的正常化。最后还是卡特总统在他的任内,1978年12月15号美国时间、12月16号中国时间,双方共同发表了建交公报。

邓小平和卡特签署文件,中美正式建交

邓小平和卡特签署文件,中美正式建交


▎邓小平和卡特签署文件,中美正式建交。

所以我觉得特别作为 所有从中美建交后获得红利的人,都应该牢牢地记住卡特总统和邓小平的勇气和远见 ,他们能够搁置当时很多双方不同意的观点,然后从大的方向着手,把建交作为当务之急,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卡特在中美关系上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尼克松和基辛格。

第二,尼克松和基辛格任内也为中美关系做出巨大贡献,但他们离开政府跟中国实际上没有什么更多的来往。只有卡特和他在1982年成立的卡特中心,从90年代中一直到今天还是跟中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从90年代跟中国残联合作,帮助残疾人引进假肢生产线和聋哑学校特种教育教师的培训,到90年代末期,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在中国观察村民选举,并在海外讲中国的故事;到2012年应中国方面的邀请,卡特中心开始做消除中美偏见,增加中美相互理解的工作,一直到今天。我觉得不是其他哪一个美国的前政要,或者是美国关注中国的人,都能这样无私无畏地做促进中美友好关系的事儿。

卡特在白宫接见邓小平

卡特在白宫接见邓小平


▎卡特在白宫接见邓小平。图源:法新社

3

卡特曾为赴美留学生致信拜登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我记得您也陪同卡特总统一起多次访问中国,在跟他近距离的接触当中,除了刚才您例举的这些重大的成果之外,有些什么样的细节留给您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呢?

刘亚伟:我第一次陪卡特总统到中国是2001年9月,到2014年最后一次陪他去中国,中间大概有八次吧。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次是2009年到中国参加中美建交30周年的庆祝活动。

卡特于2009年前来中国,出席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

卡特于2009年前来中国,出席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


▎卡特于2009年前来中国,出席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

当时除了卡特,中国政府也邀请了基辛格、布热津斯基、斯考克罗夫特,就是三任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还有所有当时能够到中国去的前任驻美大使或者是总领事,在北京、在上海,在其他城市都有很多活动。

到离开上海回国的头一天晚上,他叫我们总裁跟我说,叫我到他房间去一趟,当时我也不知道去他的房间干什么?然后进去以后,他说这次访问很成功,感谢你的帮助,然后打开一瓶红酒,然后我们就一块儿喝了一下然后聊了一下,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对我印象最深的,他没有把我当做一个工作人员,非常appreciate你为他做出的努力。

还有一次2021年1月5号,那时候因为疫情都在家上班,正在线上开会的时候,突然他的办公室主任说,卡特总统要跟你通电话。后来电话过来了,他说:亚伟你认识拜登当选总统团队的人吗?我说我不认识,他说我需要跟他们联系,让拜登当选总统后能够开始给中国的留学生再发签证。

毕业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手持中国国旗

毕业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手持中国国旗


▎毕业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手持中国国旗。

那我就说,你应该是最有资格去跟拜登团队去讲话。他做总统的时候拜登已经是参议员了,后来又有很多接触,后来他说你们给我起草一封信,我给拜登寄去。我在卡特中心从98年到2021年,从来没有一次一封信从起草、修改批准、到信寄出去只有24小时。这封信通过卡特中心一个认识布林肯的人交给布林肯,后来由布林肯转交给拜登。

拜登当选总统后不久就取消了特朗普当时以国家安全的名义不给国外留学生签发签证的决定。当然国外的留学生量最大的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所以今天中国的留学生还是能够申请到美国来读书,卡特总统应该是发挥了一点有意义的作用吧。

4

搞好中美关系须有大局意识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从您点点滴滴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简朴有爱心的政治家,而且非常热衷推动中美两国关系。那么,今天美国越来越政治化,为什么现在的政客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刘亚伟:我觉得原因可能很多,但是卡特总统爱说的一句话是,当年他跟邓小平谈判建交时,中美之间的矛盾要远远超过今天,因为那个时候还在冷战期间,中美意识形态不同。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观看表演时与美国总统卡特一起向观众致意 ... ...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观看表演时与美国总统卡特一起向观众致意 ... ...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观看表演时与美国总统卡特一起向观众致意。图源:新华社

从当时卡特和邓小平或者推到更早一点,尼克松和毛泽东周恩来他们在处理双边关系的时候,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内的政治都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事儿,但是他们都是以大局出发,从改善自己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目的出发,从两国不要进入冲突,保持和平的这样一个目标出发,所以能够搁置争议,最后作出那样历史性的决定。

我记得应该是2011年,卡特到中国参加乒乓外交40周年。实际上当时我们担心卡特应该不会参加,因为这个事儿跟他没什么关系,这实际上是尼克松基辛格的事,但是基辛格没有去,反而是卡特去了。因为对卡特来讲,在中美关系上他没有什么党派意识,认为只要能够为促进中美和平、改善中美关系,让两国能够相互合作,不仅改善自己国家的经济,并且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发展水平,这样的事他都愿意去做。

所以他非常高兴地参加了2011年乒乓外交40周年的活动。我记得 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接见 卡特时说到,我们新一代的领导人应该以老一代的领导人为榜样,共同把中美关系搞好,搞扎实,让这个关系能够互赢,然后大家一块儿走向更光明的前途。

年轻时的卡特和年轻时的拜登

年轻时的卡特和年轻时的拜登


▎年轻时的卡特和年轻时的拜登。图源:CNN

5

鼓吹对华强硬是无知幼稚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他到90多岁高龄还一直为推动中美关系不遗余力。到今天两国关系已经发展到唇齿相依的地步了,却因为政治原因,渐行渐远。您认为他在美国老百姓心目当中,又是怎样的一个领导人呢?

刘亚伟:百姓的评论的话,那对他的这种爱、对他的人格的欣赏,对他在白宫任期之内,特别是离开白宫之后,为美国和世界的繁荣和平和发展作出的贡献。我觉得很少有哪一个美国的领导人能够像他这样激起大家对他的这种关爱关心和爱护。

2002年12月,卡特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2002年12月,卡特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2002年12月,卡特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图源:视觉中国

虽然美国很多搞政治学的,包括一些美国老百姓认为卡特从1977年到81年不是一个很好的总统,但是他离开白宫之后,他是最好的前总统。

实际上他当时做的那些决定的意义深远。比如他当时在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他决定美国不会在阿富汗跟苏联武装对抗;比如他做出了把巴拿马运河还给巴拿马人的决定。今天去看的话,当时这个决定马上就改变了美国后院儿的这些国家对美国的看法。

百岁卡特去世,他在中美关系上的作用超过尼克松

比如说中美建交,今天有很多美国人说从尼克松到卡特,一直后来到奥巴马,他们对中国都是“姑息养奸”,结果造成中国现在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所以我老是跟别人说,凡是说中美接触错误的人,我觉得从历史上来讲,他们是无知的,从政治上来讲,他们是幼稚的,从未来来讲,这些人是不怀好心的。因为大家都非常清醒地看到,这40年给美国、给中国、给东亚,给整个世界带来的是什么样的一种结果?

所以如果说尼克松72年到中国去错了,79年卡特跟中国建交大错特错,后面一系列的总统都对中国的崛起视若无睹,造成了今天的状况,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也是我们在卡特总统的领导下,这些年试图改变的做法,也就是说让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对对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让两国老百姓,两国的精英都对中美和平共处对两国的好处、对全世界的好处有更深刻的认识。

6

卡特内政方面有前瞻性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所以,从刚才您讲了非常多的细节当中,让我们看到卡特总统他讲的美国利益是不会跟其他国家形成对立。那些认为国家间关系是博弈或零和游戏是缺乏了全局观。

我看到Charles Lane的观点说:“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体系。让我们减少政府干预。”卡特总统曾这样告诉国会,他签署了三项主要法律,这些法律持久地改变了美国的生活,压倒性地改善了生活。您如何评价他的内政?

1979年6月20日,卡特总统为白宫屋顶的太阳能热板揭幕

1979年6月20日,卡特总统为白宫屋顶的太阳能热板揭幕


▎1979年6月20日,卡特总统为白宫屋顶的太阳能热板揭幕。

刘亚伟:在内政方面,比如说卡特当时取消了对航空公司的政府干预、比如说他敦促国会通过阿拉斯加国家利益土地资源保护法、比如他在白宫的屋顶装上了太阳能板。实际上他当时做的这些事今天来看都是先知先觉的。因为当时是能源危机,然后卡特就说为了能够节省能源,我们是不是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够把自己家的温度调低一点?所以他就穿着羊毛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

所以今天倒过来去看的话,卡特真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做了非常不平凡的事。

2018年卡特与夫人出席活动

2018年卡特与夫人出席活动


▎2018年卡特与夫人出席活动。图源:美联社

7

卡特中心会继续为更好的中美关系奔走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首先要懂得勤俭持家,才能够做到勤俭治国。因为现在很多国家都出现了负债累累或者是严重透支的状况,当经济衰退的时候,确实面临着重大的危机。而卡特就能做到未雨绸缪。

今后的卡特中心如果没有了卡特先生的话,它会还起到以前这样的作用吗?在中美关系的发展当中它还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会不会有改变?

刘亚伟:好多人都问我说,老先生不在了,卡特中心会不会也就烟消云散了?我说其实卡特早就想到这个中心应该是永远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从中心建立的时候就跟埃默里大学建立合作,所以卡特中心有时候也被称为是埃默里大学的卡特中心。

卡特图书馆暨博物馆

卡特图书馆暨博物馆


▎卡特图书馆暨博物馆。

其次这些年卡特在全球奔走,为减少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苦难,为了他们有更好的身体状况;为了冲突化解,为了促进全球民主质量的提高,所做的所有事都是需要花钱的。大家也都知道卡特做这些事儿不是为他自己,是为全人类,是为美国,是为更好的中美关系。

卡特中心现在的财务是非常坚实的,我相信卡特中心还会永久的持续下去,继续为人类和平,为中美关系的友好,为全球人民。说实在的,卡特做的事儿跟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是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大家也都知道在卡特中心,包括我们现任的卡特中心的领导人也都知道,卡特总统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之一就是中美关系,所以我相信今后卡特中心还会继续为改善中美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

虽然卡特离开了我们,但是我觉得卡特中心会牢记初心,不忘初心,用中国的话说,继续把中美关系的事做得更好。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好的,非常感谢刘教授详细地跟我们分享了您心目当中的卡特总统。他非常有爱心,非常简朴,也非常看重中美关系以及世界和平,谢谢您。


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以国宴接待来访的中国副总理邓小平.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3: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卡特逝世 特朗普等前总统悼念 拜登:将举行国葬

美联社

奥巴马夫妇和克林顿都对卡特致敬

奥巴马夫妇和克林顿都对卡特致敬


奥巴马夫妇和克林顿都对卡特致敬。美联社

美国前总统卡特周日在家乡乔治亚州逝世,享嵩寿100岁。即将卸任的总统拜登赞扬卡特是「非凡的领导人、政治家和人道主义者」,将为他举行国葬。总统当选人兼前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人「欠卡特一份感谢」。

特朗普:美国人欠卡特一份感谢

民主党籍的卡特是美国39任总统,1977年至1981年担任总统,他在任内达成大卫营和平协议等成就,但也陷入伊朗人质危机等争议。卡特在1980年总统大选输给共和党的列根,未能连任。

拜登赞扬卡特是「非凡的领导人、政治家和人道主义者」

拜登赞扬卡特是「非凡的领导人、政治家和人道主义者」


拜登赞扬卡特是「非凡的领导人、政治家和人道主义者」。美联社

拜登宣布将为卡特举行国葬。

拜登夫妇悼念卡特离世。

前总统老布殊父子、克林顿及时任总统当选人奥巴马和卡特(右一)2009年在白宫会晤 ...

前总统老布殊父子、克林顿及时任总统当选人奥巴马和卡特(右一)2009年在白宫会晤 ...


前总统老布殊父子、克林顿及时任总统当选人奥巴马和卡特(右一)2009年在白宫会晤。美联社

特朗普表示,美国人「欠卡特一份感谢」

特朗普表示,美国人「欠卡特一份感谢」


特朗普表示,美国人「欠卡特一份感谢」。路透社

拜登和第一夫人吉尔发声明说,卡特是个「有原则、信念和谦逊的人」,美国和这个世界失去了一位非凡的领袖、政治家和人道主义者。

拜登并宣布,将为卡特举行国葬。他表示,任何寻找过著有目标、有意义生活,美好生活的人,可以向卡特学习,他是一位有原则、有信念而且谦逊的人。

拜登:拯救并改变全球人民生活

拜登在声明中说:「凭藉他的同情心和道德清晰度,他致力于消除疾病、缔造和平、推进公民权利和人权、促进自由和公平的选举、安置无家可归者,并始终为我们当中最弱势的群体发声。他拯救、提升并改变了全球人民的生活。」

拜登在声明中向他的老朋友致敬的同时,也呼吁美国人学习卡特的生活和原则。

据卡特图书馆称,1976年卡特与福特竞选总统时,拜登是第一位支持卡特的现任参议员。

近半个世纪后,卡特在2020年支持拜登竞逐总统时回报了他的好意,称他是「忠诚而专注的朋友」。然而,卡特未能参加拜登的就职典礼,这是卡特自1977年宣誓就职以来首次缺席总统交接仪式。

克林顿:为更公平世界努力不懈

即将重返白宫的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卡特身为总统时所面临的挑战,正值美国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而他竭尽所能地改善所有美国人的生活,「因此,我们全都欠他一份感谢之情」。

前总统克林顿则赞扬卡特「为了一个更美好、更公平的世界努力不懈」。

克林顿和妻子、前国务卿希拉莉发表联合声明说,卡特一生在服务他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奥巴马夫妇致敬

另一位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向卡特致敬,表示卡特「教导了我们大家什么叫做过著优雅、有尊严、正义和服务的生活」。

奥巴马表示,他和妻子米歇尔向卡特家人、以及所有热爱并向这位伟人学习的人,表达他们的追思和祈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3: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BBC:前总统卡特逝世,怀抱"中国情结"任内与华建交

BBC中文

1980年9月1日,卡特总统在默塞德学院讲话

1980年9月1日,卡特总统在默塞德学院讲话

1980年9月1日,卡特总统在默塞德学院讲话。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于当地时间周日(12月29日)下午在乔治亚州的普莱恩斯(Plains, Georgia)家中逝世,享年100岁。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宣布了这一消息。

卡特于 1977 年至 1981 年间担任第 39 任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表示,“美国和世界失去了一位非凡的领袖、政治家和人道主义者”,并形容卡特是“一位有原则,有信仰,谦虚的人”。当选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表示:“吉米担任总统时所面临的挑战正值我们国家的关键时刻,他竭尽所能改善所有美国人的生活。为此,我们都欠他一份谢意。”

卡特在任期间促成了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他是一位有着“中国情结”的总统。他从小对中国着迷,卸任后多次访问中国,直到去世前几年仍关注着中国。

在任期间,卡特签署了历史性的戴维营协议(Camp David Accords),促进了中东和平。卸任后,他致力于捍卫人权和公共服务。2002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政治学兼职教授刘亚伟对BBC说,“卡特总统是一位有勇气、有远见、有智慧的总统,他的勇气远远大于对现实政治利益的考量。他的意义会随着历史的推移显得越来越重要。”

卡特的“中国情结”

参加美国海军时的卡特

参加美国海军时的卡特


参加美国海军时的卡特。

1924年10月1日出生的卡特,对中国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

他的舅舅曾在美国海军服役,驻扎在中国,时不时给年幼的卡特寄来明信片,让他对中国有了最初记忆。

作为基督徒,卡特还从传教士口中了解到,中国贫穷落后,需要帮助,于是每次礼拜他都会捐出一些钱,支持传教士在中国的学校和医院的工作。

后来卡特成为美国潜艇部队的水手,在中国内战晚期随部队到了青岛、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在那里,他们与国民党政权、澳大利亚、大不列颠和美国的船只进行反潜战演习。这一经历再次点燃了他对中国的兴趣,他开始持续关注中国历史。

卡特及其部队的到来原本是为了给与蒋介石政权一些心理支持,并且试图证明共产势力还没有完全控制大陆,但他们却见证了国民党统治的摇摇欲坠。

“我们能看见毛泽东的共产党军队在附近的山坡上升起篝火,还注意到国民党用枪强行徵募小男孩和年轻人”,卡特在一本传记中写道。

后来中国共产党彻底打赢了内战,在1949年建立了政权,国民党则退守台湾。接下来的30年里,美国继续承认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改变世界的一周”

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签署中美协议

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签署中美协议


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签署中美协议。

自从1977年入主白宫后,卡特便不断寻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契机。

“我知道美国宪法将外交承认的唯一权力赋予了总统,如果能与中国领导人就台湾人民的待遇问题达成适当的协议,我就决心行使这项权力”,卡特在其传记中写道。

美国国会和台湾游说团体的层层压力让卡特决定亲自负责与中国接触。他任命时任汽车工人联盟(United Auto Workers)主席、被称为 “谈判专家”的伦纳德·伍德科克(Leonard Woodcock)与中国进行秘密谈判。他们绕过国务院,直接从白宫向驻中国的代表发送函电。

数月过去了,谈判并没有进展。后来卡特又派遣时任国家安全顾问的“反苏干将”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前去。最终在1979年1月1日两国正式建交。

卡特还把成功建交归功于中国时任国家领导人邓小平。

“我们对邓小平和他的迅速行动印象深刻,他同意接受我们与台湾的一年期条约,承诺中国不会反驳我们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声明,并且赞成在条约期满后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卡特在传记中记载。

邓小平在1979年2月访问德克萨斯州,他头戴牛仔帽的形象令美国人印象深刻。邓小平向卡特保证,将对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这与卡特推动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想法一拍即合。

两国建交时距离美国前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1972年2月著名的访华之旅已有7年,这期间水门事件阻碍了美中两国建交。即便1975年福特总统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和邓小平接见,也没能实现建交。

尼克松总统在访华期间与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了《上海公报》,为双边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他的访问通常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中国似乎对尼克松访华以及此前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秘密访问过于着迷,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卡特对中国建交的意义。

卡特中心的刘亚伟认为,这部分原因是因为卡特在入主白宫后,将人权战略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而人权是中国的弱点。另外,卡特曾在卡特中心推动监督中国基层民主选举,中国可能以为他是奉美国政府之意到中国进行和平演变,从而有了误判。

2001年9月5日,前总统卡特在周庄镇全旺村向新当选的地方官员致意

2001年9月5日,前总统卡特在周庄镇全旺村向新当选的地方官员致意


2001年9月5日,前总统卡特在周庄镇全旺村向新当选的地方官员致意。卡特曾敦促中国在乡镇和县级举行直接民主选举。

除此之外,由美国国会制定的《台湾关系法》在卡特总统任期内通过,这也令他在中国备受争议。该法准许美国和台湾人民在美台断交后继续保持经济和文化关系,并且指出美国的政策包括“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此后美国依据该法多次向台湾销售武器。

即使如此,卡特在1979年成就了美国与中国建交,两国关系从此进入新时代。

刘亚伟说,如果说基辛格访华是“破冰之旅”,打破了从1949年到1971年20多年来中美互不交往的状态;那么尼克松访华相当于“打开了一扇窗”,让中美之间可以相互瞭望;而最终,是卡特总统“把门推开了”。

卡特也将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视为他“在白宫期间完成的最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成果。”

他在《美国之音》的一次访问中说,“自1979年以来太平洋没有发生任何战争,部分原因是我们与中国的良好关系”。

1979年1月31日,中国领导人访问美国

1979年1月31日,中国领导人访问美国


1979年1月31日,中国领导人访问美国。从左到右:邓小平的妻子卓琳、卡特总统、第一夫人罗莎琳、中国领导人邓小平。

政治代价

与中国建交也令卡特总统遭受了沉重的政坛压力,并因此付出了代价。

时任亚利桑那州的联邦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Barry Goldwater,又译:贝利·高华德)等人以违宪的罪名将卡特告上联邦法院,声称总统不能绕过国会中断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

实际上,虽然尊重国会是基本传统,但美国总统的确有这样的权利。

国会以高票通过了《台湾关系法》,继续承诺并承担保护台湾。这一举动重挫了卡特的执政能力。

在1980年的总统选举中,卡特仅获得了6个州的选票,他的对手里根(Ronald Reagan,雷根、列根)赢得了44个州。

导致卡特惨败的还有1979年伊朗革命引发的人质危机。当时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占领,数十位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当作人质扣留。营救过程并不顺利,许多人认为,是卡特没有能力处理这类事件。

另外,卡特在任期间正值美国社会遭遇严重的通货膨胀。他没能控制飞速上涨的物价,令选民进一步质疑其执政能力。

美国历史学家、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历史和新闻媒体研究教授戴维·格林伯格(David Greenberg)撰文指出,“卡特有许多令人钦佩的政治观点和直觉,但如果评价他的总统任期,可能会垫底,或者最多被评为一般。”

“公平地说,他是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治理美国。他在国家士气低迷时意识到出现了‘信任危机’,人们因为这一点而记住他,但他也无法解决那场危机。”

意义日久弥新

1978年9月18日,在白宫,卡特与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在签署戴维营协议后握手 ...

1978年9月18日,在白宫,卡特与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在签署戴维营协议后握手 ...


1978年9月18日,在白宫,卡特与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在签署戴维营协议后握手。

卡特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意义正随着时间流逝而历久弥新。

在外交方面,他促成了以色列和埃及之间历史性的“戴维营和平协议”。这一协议是防止中东战争的关键,也为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对话铺平了道路。

他还签署了《巴拿马运河条约》,结束了美国近一个世纪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将运河归还给巴拿马,被视为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一大益处。

在美国国内,卡特在环境问题上态度强硬,被视为一位“环保总统”。他推动了在保护土地等方面的重要立法,并且成立了能源部——在此之前,美国总统通过一些委员会或国会对能源政策施加影响,而没有集中的行政管理机构。

他认可国家需要可再生能源,于是通过在白宫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来强调太阳能的好处。在一次全国讲话时,卡特穿着一件羊绒衫,说白宫的暖气降了几度,以此督促每个美国人效仿,这样可以节省很多能源。

卡特重视多元化,他在任职总统期间任命了许多少数族裔和女性担任重要的行政和司法职位,包括40多名女性担任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Joan Ruth Bader Ginsburg)就是他任命的,后来成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离开白宫后,卡特和妻子在亚特兰大创建了卡特中心,致力于推动人权、监督全球选举,以及消除贫困。他持续揭露贫富差距的现象,以及虐待女性和女童事件——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侵犯人权的行为。

这些工作以及此前的戴维营协议获得了诺贝尔委员会的认可。2002年,该委员会授予卡特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词中写道,他“数十年来为寻求和平解决国际冲突、推进民主和人权,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

卸任后持续“中国情结”

前总统卡特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建交30周年庆祝晚宴上

前总统卡特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建交30周年庆祝晚宴上


2009年1月12日,前总统卡特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建交30周年庆祝晚宴上。

与其他美国总统不同的是,卡特在卸任总统后依旧与中国保持密切往来。

他多次以前总统的身份多次访问中国。据卡特中心的刘亚伟回忆,在1981年到2014年期间,卡特至少十几次到访,尤其是在1997年以后卡特中心在中国的项目有所增加。

“没有哪一位美国领导人在离开岗位后,还跟中国有这么盘根错节的关系。按照卡特自己的话说,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目击人”,刘亚伟说。

转眼数十年,现在的美国政坛几乎全盘否定了前几届总统对中国的接触政策。这不免令这位当年成就建交的总统感到遗憾。

刘亚伟教授说自己总共接到过两次卡特总统的电话,第二次是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当时已经97岁的卡特说,申请到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拿不到签证了,问他能不能找到拜登政府内部的人解决问题。

刘亚伟告诉他,“我们找什么拜登政府内部的人,你是民主党的老前辈了,要找拜登,直接给他写信就好了。”

后来卡特中心起草了一封信,当天就收到了卡特的修改和批复,次日便通过被拜登提名为国务卿的布林肯转交给拜登。

“我在卡特(中心)20年,从来没有见过哪一次卡特总统的信能在一天完成”,刘亚伟说。尽管年事以高,但他“时时时刻都在关注着由他亲自启动的中美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5-1-17 04: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