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7644|回复: 3

总理说的六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他们都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9 21: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理说的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他们都是谁?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5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提到“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引发关注讨论。李克强说,“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

月收入仅1000元,用李克强的话说,“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这6亿低收入人群,他们分布在哪里?如何解决他们的收入提高的问题?总理记者会的这个信息,释放了什么信号?

月收入1000元意味着什么?

——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半还少

月收入1000元意味着什么?新京报记者查询了两组关于居民收入的数据,与1000元的月收入数字可以作一些对比。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按照这一数字,我国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月收入即为2561元,月收入仅千元,也就意味着比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一半还要少。

另一个数字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7109元。也就是说,如以我国人口14亿粗略计算,排序在第7亿的人,在2020年一季度的月收入为2370元,也低于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月收入2561元。

人社部专咨委委员、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实解释,总理所说的是全国的情况,我国有一半左右人,其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

“总理的话传递出一个信号,就是有相当规模的老百姓当前遇到了就业收入问题,政府要想办法、并且有办法稳定经济,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李实说。

低收入群体分布在哪里?

——大部分在农村,城镇中农民工受疫情影响较大

记者查询人社部今年最新公布的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收入数字,北京市和广东深圳市规定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2200元;绝对数字最低的是安徽省第四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180元。

何为第四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人社部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有的省份经济发展不平衡,最低工资标准按地区分为好几档,省会城市或发达城市归入第一档,后面还可能有第二档、第三档,甚至第四档最低工资标准。

也就是说,安徽省最不发达地区的“第四档”最低工资标准,即为目前全国各地最低的标准,为1180元。

既然月最低工资标准都已超过千元,那这6亿月收入仅1000元的人群,都分布在哪?

李实认为,这些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一个人月收入1000元,如果三口之家都有收入,那么一个家庭大概在3000元左右。这样收入结构的人群主要分布在农村。

“在城市有最低工资保障,也有低保。家庭月收入在城市低于1000元的不是那么多。”李实说,在城镇,农村来的流动人口也相对有限,尤其是疫情之下,对于城市里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工作的人来说影响较小,受影响大的主要是城市里的农民工群体。

李实进一步解释,收入分配在我国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东西部差距仍然明显,“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非常强的相关性,收入低于1000元的基本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李实说。

如何解决低收入人群收入问题?

——就业至关重要,同时扩大国内需求

对于解决低收入人群收入的问题,李实认为,关键问题仍然是就业。“不能光靠政府补贴、政府救济,增加就业是增加收入的前提条件,还是要把稳就业、促就业作为更重要的政策选择。”李实说。

今年,就业成为做好“六保”工作的首要工作。李克强昨日在记者会上还明确说到,做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和保市场主体这前“三保”,就能实现经济的正增长。

可以说,今年就业政策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领域最重要的政策。那么,如何通过就业解决收入的问题?

李实认为,通过放宽制度限制、放宽政策,可以增加就业,比如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这是可以的。但就业受到整个总需求的影响。“大家都去摆地摊,真正能挣钱的有多少人?毕竟还有一个需求领域。即使在流通领域,搞活一点,促就业、增加收入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李实认为,需求的问题一方面是外部需求,一方面是内部需求,在当前全球疫情发展的形势下,外部需求是无法控制的。

内部需求如何解决?李实表示,一是怎么能够通过政府加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还应该有一个经济刺激计划,让大家有信心。李实说:“信心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大家没信心,会减少消费,这就减少了需求。”

此外,李实建议,政府应该尽可能地给低收入人群提供救助、补贴。“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力是很高的,它有一块钱就花一块钱,整个社会救济的对象还是要瞄准低收入人群。”李实说,对于城市中的农民工,这是一个很大的潜在的消费群体。要让这些人有消费的需求,就要解决他们市民化的问题,包括他们住房、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的问题。通过让他们在城镇能够稳定地生活,来提振他们的消费。

“需求领域的问题不断解决,再加上流通领域的搞活,就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促进居民就业,并且使他们在岗位上能有更高的收入。”李实说。

新京报记者 吴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 11: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均收入3万的中国人 为何有6亿人月收入1000?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我国的劳动人口大约是8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口约4.5亿。而剩下的6亿非劳人口中,还包括着大量的儿童、学生、因病因残人员、无生产能力老人等。

  无论如何剔除,都意味着有大量已就业国人的收入水平低到不敢相信。

  可怕的不是中国有6亿人口月收入1000元,而是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

  怎么理解?

  因为以收入而论我们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巨大的图钉结构。

  如果以Z轴纵坐标代表收入,垂直于Z轴的圆面积代表每个收入区间的人口,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图钉。

   1000元.jpg
  具象化一下:

   1000元2.jpg
  这个图钉尖锐无比,顶端高耸入云,无论你收入多高,高你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都大有人在。在纵坐标上,大部分人都处于下部,所以你经常觉得自己穷。

  而偏偏底部又蔓延无边,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拥挤在图钉底的范围之内。在面积(收入)绝对排名上,哪怕你月入3k就已经超过了一大半的人,即使是中位数,也不过2000多。所以统计数据发布的时候,你不敢相信,连呼“被平均”。

  然而二者并不矛盾,是既魔幻又现实的对立统一。

  只是不知道,那些在高耸入云上顶部的人,能否理解巨大底部里人们的生活?

  十户手胼胝,帝都房一平。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当金融、互联网等专业站在了应届生就业的鄙视链顶端,很多人忽视了GBT 457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里剩余99%的行业。

  从A到T 20个行业分类,近百个大类,数千个小类。每项行业里面都藏着时代的无面人,大家踩在他们的背上,眺望着这盛世,但从不低头看他们一眼。

  还有两个数据值得关注:

  1、劳动报酬占GDP比重。

  中华总工会报告,从1983年到2005年,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从56.5%下降到36.7%。也就是说,我们的劳动在社会财富中相对来说不断贬值。

  资本的增殖速度远远超过辛勤劳动带来的收益。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一线城市的土著,卖1-2套房变现1000万,放在银行可以无风险理财每年收益40万,而年收入40万的劳动者已经是妥妥的金字塔顶了。

  2005年之后呢?最近十几年的数据,我查了半天没查到权威数据。只有一些研究数据说是在22%左右。顺便说一下,美国的该数据一直在六成左右。

  2、基尼系数。

  根据最新的发改委数据,官方发布基尼系数的《中国住户调查年鉴》,从2003年到201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走势是这样的:

   1000元3.jpg
  当然,官方的数据统计口径有一个问题:没调查到前1%的最富有人口。也就是说,统计局的基尼系数较低,并不是因为基尼系数真的很低,而是他的调查并没有覆盖到那群1%富有的人。

  如果算上这部分的富人,那么基尼系数则是:

1000元4.jpg
  可以看到,这已经和著名的西南财大2015年的数据接近了。

  然而,这个数据也有问题:其实它漏掉了前0.01%的最富有人群。

  如果加上呢?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显示,如果不仅包括富人,还包括最顶尖的0.01%区间的富人的话,基尼系数则为0.67左右。

  相信看完这两个数据,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视频里的话。

  “从旧世界里找麻烦很容易,但关键在于如何创造新世界。”

  如果你觉得这种现象是不对的,那么就有必要思考不对在哪里。

  问题在于分配。

  不能得到有效分配的奋斗毫无意义。

  人获取物质是为了更舒适的生活,换句话说,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劳动,而非为了更好的劳动而生活。不能本末倒置。

  在目前的分配体制下,生产要素货币化、市场化、资本化的前提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分配,有效的分配。

  分配谈好了,加班,996,英勇奉献,努力奋斗才有意义。否则就都是耍流氓。

  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寒冬严峻下愈发紧张的劳资关系。

  而996的程序猿,没有假期的土木狗等劳动者们,跟工业革命时代纺织厂里的女工,矿山里的挖煤工其实并无本质区别。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社会形态与生产形式意味着斗争方式也可能是全新的。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弊端和技术红利吃尽的影响双重叠加下,逆全球化和“内卷”就逃脱不了,劳资关系紧张只是其中一个侧影罢了。


来源:知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3 10: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凡人 于 2020-6-3 10:51 编辑

李克强说了一句实话 过了三四天还在发酵


中国总理李克强5月28日在全国人大闭幕后的记者会上说,“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句话一出口,像投下一枚超级核弹。

据法广报道,李克强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没有就业那就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抗疫取得了胜利“,李克强现在要想的是就业问题,显然很严重。他说的一席话,过了三天,还在发酵,最关键的还是那一句:6亿人每月的平均收入1000元。

有意思的是,李克强记者会上似乎不愿太多谈港版国安法,他喜欢谈民生,而且一下子捅出个漏子,有人说,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李克强之口,会被指责造谣呢。

三天了,中国人还在议论纷纷,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感觉是怎么会呢?毕竟是总理说的,无可辩驳,有的一下子从虚空掉了下来,有的还不甘心,当然也有清醒的人,知道自己的国家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为平息议论纷纷,官媒『经济日报』六月一日专门请专家李实来讲讲这个六亿人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一千元是怎么回事。这也难为这位专家,讲来讲去,6亿人一个月的收入1000元这个基本事实变不了。

李实说: “但不管怎样,这充分说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特征较为明显,14亿人口中有为数不少的居民收入仍需要提高,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十分重要,任重而道远。”

中国总理李克强大约也没想到?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答记者问惹起的风波至今还在发酵,这句话应该说极普通,为什么反响那么大?

为什么一句真话,能引起那么大的震撼,从网上反映看,人们不愿相信这是真话,这几年的梦做得太大,都是强国,厉害国,宣传的感觉,都跟美国可以比试了,李克强这么一说,让人受不了。

有人说,这次全国人大,留下印象的就两件事,一件是通过港版国安法,沸沸扬扬,一片谴责声浪,主要是在国际,国内的人不太知道;一件就是李克强说的还有6亿人,只有1000元的收入,也沸沸扬扬,主要是在国内,大家都知道了底细。

论者田北铭分析,6亿人月收入1000,一句真话在中国像投下一枚核弹,从官媒和自媒体反应看,不知所措,不可思议,一句真相,竟让他们惊到会不过神。过去无人敢想当今中国竟如此可悲。

北京学者荣剑认为,公开这个消息,是本次大会的最大亮色,知道厉害大国的底子了。知道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了。六亿人,相当于两个美国的总人口,每人每月1000元,相当于150美金,温饱都困难,哪有额外的消费能力。这些年到处撒币,难道真的不知民生之多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3 11: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告诉你:月入1000元的6亿人,过的是什么生活


要不是总理亲口说,很多人不会相信有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 他们看多了宫斗剧中的锦衣玉食,看多了城市里的灯红酒绿,看多了偶像剧中的挥金如土。 他们没有看到城市高楼大厦后低矮拥挤的城中村,没有看到西北东北西南居住在大山褶皱里的人群,没有看到那些在贫瘠的土地上辛苦刨食的人群 这些人群被新闻媒体遗忘了。

我做过十年记者,我知道新闻媒体从来不会报道他们。 我曾经很多次采访到他们的艰辛生活,但报社都认为没有新闻价值而不让刊登了。 人们看到的是GDP连年增加了,看到的是满大街都是奔驰宝马了,看到的是每个旅游景点都人满为患了,看到的是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了,那1%的人已经提前进入了各取所需的社会,媒体报道的是他们,电视出现的是他们,人们眼中看到的是他们。 然后,就误以为所有中国人都是那1%。

记者告诉你:月入1000元的6亿人,过的是什么生活

记者告诉你:月入1000元的6亿人,过的是什么生活


那一年,西南大旱,我在广西、云南的乡村里采访了半个月。 我坐在长途汽车上,车窗的两边,是连绵不绝的贫困村庄。 村庄已经被时代抛弃了,一片死寂,好像一座座坟墓。 曾经有过的炊烟袅袅、笛声悠扬,曾经有过的孩子们欢天喜地,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 我走进一座座村庄。 我看到过孩子们的碗里,有的放着几根咸菜,有的放着两根辣椒,还有很多人只吃白米饭,连辣椒咸菜都没有。 有一年,我走进一座学校里,看到一群孩子围着吃饭,让我拍照。 十几个孩子,一人一碗米饭,中间放着一碗炒黄瓜。盛菜的碗很小很小。 孩子们吃好几口米饭,才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薄薄的黄瓜。 一位老师悄悄对我说:学校看到你来了,今天才给孩子们炒了一盘菜,平时没有菜的。 这座学校,在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家乡。 这些年,我寻找并采访了几百名抗战老兵,走进过从南方到北方的很多乡村。 我看到过捡破烂的抗战老兵,看到过住在危房里的抗战老兵,看到过靠志愿者救济的抗战老兵,看到过无儿无女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抗战老兵 我费尽周折,来到一座村庄,想要采访一名抗战老兵,却得知他在半个月前,喝农药死了。 因为生活极度贫困,他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 我找到一名抗战老兵,问他有什么心愿。他是入赘到这座村庄的。 他说,他如果能够回到老家,在父母坟前烧一炷香,他就没有什么后悔的了。 他的老家,距离这座村庄,只有四五百里,来回车票不足100元。而他拿不出来。 他几十年没有回过老家。 我泪流满面。

有一天晚上,我在武昌洪山广场的公交站台上,等车。 走来了一个老人,满头白发,身材高瘦,但收拾得很干净。 他要喝我手中的半瓶水。 他说他已经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没有喝水了。 我从旁边的商店里给他买了面包,买了水。 他双手捧着面包,大口大口吞下去。 他说,他以前是工人,后来下岗了,这些年都是饥一顿饱一顿过来的。

就在半年前,我还在资助一个贫苦老人。 那一年,一辆摩托飞驰而过,将他撞飞了。 等到他醒来的时候,摩托车早就逃走了,他躺在冰冷的土地上,几根肋骨断了,手腕也断了。 他住在城中村,就是消失在我们视线之外的那种村庄,就是电视上从来不会出现的那种村庄。 他卖菜为生。 卖菜的钱,仅仅够自己生存下去。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 中国有1%的人穷奢极欲,更有50%的人生活艰辛。 中国的街道上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奔驰宝马,中国的农村更有一望无际的贫穷荒凉。 中国的城市里有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但也有高楼大厦背后的城中村。 中国大概有一千万的千万富翁,但也有6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 中国经济总量排世界第2位,但中国的人均收入在世界排第71位。 我们只有正视,才能改变。

来源: 暗访江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3-29 16: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