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14116|回复: 0

新华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已经跃居第五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3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离国际金融中心有多远?


  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市市长杨雄日前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形成公平法治、自由开放、创新高效、合作共享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上海要求,必须抓紧向国家相关部委上报《规划》,按节点要求推进后续发布工作。

  作为国家既定的战略目标,上海承载着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重任。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期间,上海对标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指标,加快提升金融创新能力,通过自贸区金融改革助推其国际化程度,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根据不久前发布的“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竞争中的排名已跃居第五位,仅次于纽约、伦敦、新加坡和东京,与香港并列,领先于巴黎和法兰克福等欧洲金融中心城市。在市场活跃度方面,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量达到1400万亿元人民币,包括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服务方式等在内的各类金融创新取得长足发展。尤其随着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以及金砖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落户上海,明显推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人民币国际化是重要杠杆

  2015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并成功上线运营,标志着中国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了关键突破。该工程建设旨在为不断扩充国际行为空间的人民币提供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交易转换器,实现国内外有关支付系统的有效对接。而这些货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中,目前只有中国有能力实施。

  人民币目前已确立了作为重要贸易货币的地位。从各结算货币在贸易融资中所占比重来看,2015年人民币已经超过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货币。在与中国贸易较多的亚洲,人民币已成为比肩美元的贸易货币。例如,在中国内地与香港间基于人民币的贸易融资所占比重达到53.9%,在中国与新加坡之间则是28.5%。而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的全球人民币支付数据,2015年12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市场份额为2.31%,预计2016年将占据3%的市场份额。随着人民币加入SDR,2016年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份额也将稳步上升。

  根据上海市政府2016年工作计划,今年上海将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建设,推动保险交易所开业运营;力图在“十三五”期间打造全球人民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资产定价中心和支付清算中心,基本建成功能完备、实时高效、风险可控的全球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概而言之,就是以上海为人民币市场中心,配套建设相关要素体系,积极争取全球资产定价权。

  人民币在实现贸易项目下的跨境流动、资本项目下的跨境流动以及离岸金融中心的人民币流动之后,其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要嵌入全球储备货币体系和大宗商品交易体系中,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则人民币毫无疑问将成为美元的主要竞争对手,笔者估计这个时间跨度至少需要15年,而“十三五”恰恰是培育相关技术要素的关键时期。

  “纽伦沪”格局有望15年后形成

  应当看到,虽然上海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已经付出了二十余年的艰苦努力,基本制度框架基本建成,要素发育也已不断完善,但上海要真正成为与纽约、伦敦并驾齐驱的国际金融中心,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整体经济实力提升,即通过夯实制造业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全球价值链贸易竞争力,确定全球金融变迁中人民币的关键角色;也离不开金融要素市场发育、金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以及中国金融国际化战略的整体设计与操盘水平的显著提升。而这个时间跨度,至少需要15年。

  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经验与路径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出现世界级的金融中心,除了区位优势、营商环境、管理效率与实体经济依托之外,还需要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被国际金融界广泛认可的金融气质。况且金融中心的创建从来都不是政府选择的结果,而是要素集聚与国内外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政府的角色定位最多是在营造金融生态方面拥有较大的行为空间。

  从操作层面来看,尽管上海在业已公布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实施细则中,已就如何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措施,但无论是攸关金融中心发育状况的体系建设,还是关乎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金融创新乃至相关配套制度环境建设,都离不开一个问题的解决,即金融决策与金融市场脱节的问题。建国以来形成的金融分工格局是:国内主要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总部几乎都在北京,上海主要承担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另一方面,上海在金融市场要素发育、制度环境与人才战略方面也有大量工作要做。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核,一个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必须拥有高度发达且流动性好的金融市场。这方面,上海不仅难与纽约和伦敦抗衡,就是与香港和东京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而建设金融中心所需具备的完善金融生态环境也是上海亟待改进的层面。上海所需要的不仅是行政管理部门高效有序的金融服务意识,更需要所有市场参与主体对发展金融产业的高度认同感、浓郁的金融财富氛围以及无时不在的风险防范意识。一个缺乏市场发育和充分竞争的城市,即便政府干预与管理水平再强,恐怕也不能实现金融中心的梦想。而从全球金融中心变迁史来看,无论是伦敦还是纽约,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中心,就在于英国和美国先后具备了举世无匹的生产能力、密布全球的贸易体系和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制度文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支持条件是英美两国保障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而先后打造了全球性海军力量。这些都是中国亟需补课的环节。

  (作者章玉贵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3-29 19: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