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6476|回复: 0

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作战,凭什么尽打神仙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7 23: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作战 凭什么“尽打神仙仗”?


粟裕运兵如神,被相邻战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员刘伯承赞为“常胜将军”,东北战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员林彪称为“尽打神仙仗”,却到底还不是“呼风唤雨”的真神仙。

他打胜仗的一个绝招是极其重视无线电侦听。

粟裕对江西中央苏区时期王诤与公秉藩那部大功率电台,以及红军技术侦察队印象很深刻,因此后来独当一面时,便将朱毛当年运用现代科技获取情报的手段发挥到极致。

日本投降,国共新的战事即将开始的1945年11月,粟裕被毛泽东任命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负责抗战期间华中局和新四军管辖地域的征战事宜。

他上任伊始,就建立了司令部情报处,代号“四中队”,朱诚基为主任,共有技术侦察人员40余名。这些人都是粟裕多年来精心培养的“千里眼”、“顺风耳”。

林彪曾说,东北野战军总部的情报部门“能顶得上一个主力纵队②”。粟裕“四中队”的能耐自然也不差。

早在1942年冬,时任新四军1师师长的粟裕,就专门从司令部通信科抽调人员,单独组建无线电技术侦察台,配有当时的“高科技”设备:三台收音机。

就是这么简陋的设备,很快就发挥了超强的作用,竟然侦察到了南京汪精卫的“国防部”与苏中伪军各师、旅、团甚至独立营的电台,其中包括伪军陆军总部、苏中扬州绥靖公署、海安伪26师等部的电台。

这么多敌台,无线电技术侦察台那几个人手当然应付不过来。他们就按粟裕的作战意图定点监控,直接给他提供伪军动向和上传下达的电文,以掌握日军的行动。

苏中能建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关中”,以及新四军一师能建立抗战中“最大的功劳”,技术侦察台的确功不可没,粟裕因此常常予以首肯和嘉奖。

进入与蒋介石争夺天下,开始大兵团运动作战时期后,粟裕对无线电侦察更为重视了。

他交给“四中队”的专职任务是:侦察正面国民党军的电台。

要做到准确无误侦听,就必须先有过硬的“顺风耳”本事。

曾是四中队成员的刘鸿甲老人,60年后还清楚地记得电台的“滴嗒”声与0至9数字之间的转换关系:嗒就是0,滴嗒是1,滴滴嗒是2,滴滴滴嗒嗒是3,滴滴滴滴嗒是4,滴滴滴滴滴是5,嗒滴滴滴滴是6,嗒嗒嗒滴滴是7,嗒嗒嗒滴是8,嗒嗒嗒滴是9。

“可别小瞧了这10个数字。敌台发出的信号就像风一样,稍纵即逝,很短的时间就要听清楚并抄录下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刘鸿甲老人回忆起来,依然有满腔的自豪。

手写自然赶不上耳听的速度,因此侦听时,必须一边抄录,一边得把来不及抄录的电码记在心里。

对侦听员来说,将电码烂熟于胸成为上岗前起码的基本功。

刘鸿甲从培训那天起,就反复背诵不同电码的组合,吃饭背,走路背,晚上睡觉前也还得温习一番。

回忆起当时用功的情景,刘鸿甲老人有无限感慨:“不夸张地说,就连说梦话也都是滴滴嗒了。”

无线电联络最担心的是被侦听,只要知道对方联络的频率和时间,侦听人员就成了隔墙有耳的“第三者”。

战场上,刘鸿甲负责侦听,对方电台也不傻,有自己的反侦听,不断更换联络频率。“这就要求我们侦听准确,尽快破译他们的电报内容。”刘鸿甲老人说。

他在四中队还练就了跟踪对方电台的“密笈”,无论他们如何狡诈多变,更换频繁,他啪啪旋转几下调频,就能从成百上千套频率中锁定对方。

到底怎么会有这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刘鸿甲老人自己也说不上来。

他只说感觉像多年的老渔翁,一看到水面上冒出的凌乱水泡,就能一眼分辨出哪些水泡下有鱼,哪些没有,对着“鱼泡”一网撒下去,绝不会有侥幸的“漏网之鱼”。

老人回忆说,只要他一坐到电台前,听到对方电台的的嗒嗒的声音,手中的笔就不停记录0至9的数字,有时一写就是厚厚一叠纸。

这些数字当然是极为重要的宝贝,关系到战役胜负、部队存亡。因此都会被迅速送到破密部。破密整理后,又由专人第一时间直接交给粟裕参考。

1946年6至7月间,粟裕所在的苏中成为蒋介石重新“统一军令、政令”的最先进攻之地,“七战七捷”战役因此打响。

粟裕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之余,不忘将四中队带在身边开赴前线。他再三告诫四中队:“要战胜敌人,必须及时掌握他们的动向;战争不仅靠能打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用科学手段了解敌人的意图;你们的技术必须与敌人同步,跟上敌人甚至超过他们,才能战胜敌人。”

战役进行半个月后,蒋介石的整编65师、整编83师起用了最新“高科技”设备:美制V101步话机。

这给四中队的“土八路”出了个难题,侦听起来就像听外星人之间的密语了。

但“土八路”们的脑子好使,很快就摸索出了门道,虽然声音小了点,但还是能听清国民党军说话的内容,从而牢牢锁住了他们的电台。

“七战”之一的海安战役中,粟裕命令坚守了5昼夜,歼灭国民党军2000多人的华中野战军7纵主动撤出海安城。

整编65师160旅、187旅,整编83师的63旅等部“乘胜”前进,先后进入这座早已坚壁清野的空城。

不久,四中队就听到他们的长官,纷纷用步话机向司令官李默庵“报捷”:我们不仅占领海安,还消灭共军2至3万人,共军目前已溃不成军,向北逃窜。

他们的电台报务员也在机上“弹冠相庆”:我们正在海安开祝捷大会!

李默庵这个“天子门生”当然很兴奋。不过,脸上的笑容还未消失,粟裕就给他当头一棒,指挥埋伏于海安东北角的华野主力突袭李堡,打掉了他美械装备的精锐人马9000余人。

大战之后,粟裕专程赶到四中队慰问,高兴地说:“打完仗后,我其它单位没去,就是先来看望你们……你们是我们的千里眼、顺风耳。”

他还给四中队解说了自己主动撤出海安的意图:在撤出海安前,已故意在海安以北公路两侧和稻田丢下不少破枪、饭锅、米袋、背包,造成溃逃的假象,助长敌军骄傲松懈情绪,同时也使李默庵的战线拉长,兵力分散。因此,华中野战军仅用16个小时就能大获全胜。

有功必赏。不久,粟裕交代副官处,给四中队每人发了一件汗衫做为奖励;还专门给四中队配备骡马、汽车,在行军时为他们运送设备,以保证侦听的顺利开展。

对此战中侦听表现格外出色的四中队成员汤聿文,粟裕还额外给予“重奖”,送给他一支缴获的美制铅笔,勉励他再立新功。

1947年1月,粟裕指挥的华中野战军和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正式合并,改称华东野战军。四中队这支“不能登报,不能传播”的奇兵,又成了华东野战军的“法宝”,在连战皆捷的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参谋秦叔谨后来对笔者回忆说:“打仗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情报工作。没有情报就搞不清对方的兵力、番号,这个仗怎么打?华野司令部有个情报机构四中队,专门负责侦听情报。情报和地图都由粟裕亲自掌握。”

他说:“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有个副科长叛变投敌后,敌人就知道了我们的侦听手段厉害,开始谨慎了,传递命令不用电台,都用人工传递,骑兵、通讯员……孟良崮战役前,粟裕就不好打仗了,摸不清敌情啊!我军打仗的特点都一样,华东的敌人得到东北敌军的通报就很谨慎了。粟裕只好把几个纵队调来调去,以调动敌人。9纵的许世友不理解,发牢骚,对粟裕说:你们当官的在地图上一卡一卡的,我们当兵的是两条腿。陈毅在旁边听到声音不对,就接过电话说:这是耍龙灯,要坚决执行命令……”

华东野战军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粟裕

华东野战军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粟裕


华东野战军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粟裕

这年7月,为支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率华野总部以及主力部队奉命开进中原,转到外线作战。

粟裕考虑到四中队一直跟随自己行动,因为频繁转移,行军途中无法架设机器,漏掉了不少重要情报,因此指令朱诚基将四中队一分为二,分成了前后梯队:前梯队由杨明达负责,跟随野战军总部行动;后梯队则由朱诚基负责,驻扎在黄河以北相对安定的聊城、朝城地区,所获情报及时通过电台发往前梯队,然后转给粟裕。

刘鸿甲和汤聿文两人一个被分在了前梯队,一个则在后梯队。

汤聿文有个几乎无人可及的长处:发报的速度很快,每分钟达150字,而且准确率极高。在1948年豫东战役期间,各种情报更多更急,但汤聿文发往前方的情报,国军自己还没有收到电报,人马尚未调动,四中队的前梯队却早已收到了。

战后,粟裕特意交代朱诚基再次嘉奖汤聿文。

前梯队的刘鸿甲则在多年后,仍然记得粟裕代司令员在豫东战役后对四中队的夸奖:你们就是我粟裕的“耳朵”。

对这些幕后的无名英雄而言,大概再没有比统帅给予的这个荣誉更能使他们感到自豪与欣慰的了。

粟裕的这只“耳朵”,后来一直跟随他走过一个接一个的战役经典: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的1950年春节后, 四中队还成功地侦听到了朝鲜半岛的动静,立即报告给了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粟裕据此分析后,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汇报:朝鲜可能发生战争。

这个极有价值的结论很快得到了证实。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两天之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宣布出兵朝鲜,直接插手这块东亚的战略要地,以便近距离窥伺红色苏联与中国。

仅仅半个月后的7月7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决定组建野战军级别的东北边防军,指令粟裕担任司令员兼政委,随时准备开赴朝鲜参战。他还决定,一旦参战,“改穿志愿军服装,使用志愿军旗帜③。”

然而令人扼腕长叹的是,已成为毛泽东第一“救火队长”的粟裕因战伤复发,不能赴任。不久,他经毛泽东批准,不得不前往苏联治病,从此离开了自己灵敏的“耳朵”:四中队。

(选自《名将粟裕珍闻录》,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版,作者张雄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4-17 06: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