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10415|回复: 0

北京姑娘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让我学会成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9 11: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姑娘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让我学会成长


郭悦 新东方名校探访记者

采访时间:2018年10月6日

采访地点:哥伦比亚大学

受访人:隋同学,金融工程专业,大二

采访人:郭悦

与隋同学见面前的当天上午,纽约的天气一直阴沉着,渐渐地还开始飘落起细雨。但在我们见面的时候,充满了美式甜心笑容的隋同学用她大大的拥抱帮我们驱散了纽约的低气压,然后开始与我们分享她的哥伦比亚大学(下文简称“哥大”)故事。

北京姑娘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让我学会成长

北京姑娘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让我学会成长

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隋同学

Q:得知你当年是早申请ED阶段便被哥大录取了,当时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申请哥大呢?

A:我觉得哥大是一个可以容纳各个领域理念的学校,我很希望通过上各类的核心课程,或者参加各种讲座,有更多的渠道及时知道世界各地的人是如何思考的。

Q:听说你高中是在美国就读的,可否简单分享一下你的高中生活,有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A:我是10年级从北京来到美国高中就读的,读的是一所位于特拉华州的高中。虽然学校属于特拉华州,但实际上地理位置离费城很近,所以既有乡村感也有城市感,算是合二为一。我的美国高中教育体制是K-12制,从幼儿园到高三都有,学校里高年级和低年级有很多合作,我10年级入学后和一位1年级的小朋友因合作而结缘,算是看着她成长起来的,一直到现在我们都还保持着联系。

对比国内的高中,我所在的美国高中规模是非常小的,一个年级只有35个人,很多同学都是从幼儿园起就在这所学校,一直读到12年级高中毕业,从同学到家长互相都非常熟悉。高中主要是AP课程体系,我在高中期间一共修读了12门AP课程,哥大其实比较看重课程难度,仅仅单一的高GPA并不够,课程难度还是很重要的。

其次,我的高中很看重体育课,体育课是必修课,会细致区分不同的季节开设不同的内容,我们也会根据不同的季节选课,尝试不一样的活动,比如瑜伽、长曲棍、网球等。其中,长曲棍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我从10年级的冷板凳到最终当上二队队长,期间认识了非常多的人,也锻炼了我的领导力。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Q: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高中阶段就出国,怎样利用好自己的美国高中生活,这方面你有哪些经验和建议可以分享呢?

A:我觉得就读美国高中的同学一定要利用好资源,这个资源既包括地理位置也包括学术资源。我的学校距离费城比较近,虽然大学选择的是理科,但是我很喜欢文科,我在高中时会利用周末去宾夕法尼亚大学旁听一些法语、历史类的课程,这些课程会讲到很多我在高中阶段没有听过的内容。在旁听过程中,我与这些教授渐渐熟悉起来,有时教授下课还会主动问我下周还会继续来吗?因为我旁听的很多都是研究生课程,可能教授也觉得一个高中生坚持来听研究生课程比较不容易吧。这种关系是很真实的,不是那种简单的school visit(校园参观),一次走完就结束了。所以当时如果我申请宾大是比较占优势的,认识的教授们可以给我做推荐人,不过我还是优先选择了哥大,想换一座城市生活。(笑)

Q:从中国高中到美国高中,感觉你适应的非常迅速,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吗?

A:刚到美国高中,内心还是有点失落的,尤其我所处的大环境,大家都是从幼儿园时代就认识,这种情谊就和兄弟姐妹一样。再加之我是我们高中的第二届国际学生,而我们这一届只有2名中国学生,因此,同学们当时对于国际学生还处在新奇和观察的阶段。但好在我的性格比较外向,愿意和人交流分享我的故事,我也很自豪我的中国文化,因此很快就融入了。但这其中我也会有担心,大家是否真正地接受了我,但是当你发现同学愿意把你带回家中做客,愿意和你一起组队做活动后,你就会慢慢感觉找到了自己的小社区和朋友群体。

Q:你在高中阶段有参加过大学暑期课程吗?都有哪些收获?

A:我参加过两段暑期课程。第一段是在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全美前五的文理学院),我在10年级的阶段比较痴迷于语言类课程,那时很想到大学修读文学专业,所以暑期课程选择的是法语。当时上课的要求是不能说英语,只能说法语,这对于当时的我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之前只在新东方上过一个简单的初级法语课程。真正在生活中开始运用法语后,我发现自己才真正地可以使用这门语言了。

第二段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全美前十的综合大学),学校位于巴尔的摩,规模不算太大,但整体氛围非常好。我所在的小组一共有四个人,在暑期课程的最后一个“比拼意大利面搭好的桥梁承重能力”的项目比赛中,我们小组的桥梁最终承重是48.4公斤,成功地获得了第一名。

我觉得暑期课程最大的收获是更加了解学校,有利于本科阶段的申请,这听起来有点功利,但它是真的。大学的教授资源、实验设备比起高中阶段要丰富很多,而且老师对于同学们的问题也都会耐心解答,同时教授都有专门的office hour(专门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时间),同学们可以预约。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周成刚/摄)

Q:你在哥大上过最有意思,或者最难忘的一门课是什么?

A:我上过最有意思的一门课是海洋工程课,这门课直接延伸到我大一暑假去马尔代夫做了相关的实验。去马尔代夫不是大家普遍选择的度假模式,而是住着简陋、时不时漏雨的双人小木屋,和教授一起做实验。我们全队成员都有潜水证,大家在马尔代夫会一起下潜做记录,所有的数据会传回哥大。我在美国高中曾和同学一起去斐济做过一个保护鲨鱼的暑期项目,能在哥大继续保持我在环保活动上的热情,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Q:虽然你就读的是理科,但你似乎更偏爱文科,这是什么原因?

A:我觉得哥大是最容易让人实现文科和理科均衡发展的地方。所有的人在哥大都需要上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是偏向文科的,甚至很多哥大的同学在吃饭时都在讨论这些内容,听起来比较无聊,但我们自己乐在其中。大家基本一周要读两本书,写很多的paper(论文),这种学习对于锻炼我的理科思维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培养我良好、独立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能力)。

Q:在哥大读书有压力吗?你会选择如何排解压力?

A:在哥大当然是有很大的压力,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很优秀,今天他去了一个career fair(招聘会),明天她有一个Interview(面试),让你无形中感到紧张和压力。但是我会把这种压力转换为动力,觉得自己应该更努力一些。虽然我才大二,但是我会去参加不同学校组织的career fair(招聘会),和职场人士交流,这也是目前我这个专业给我最大压力的部分。

另外,哥大是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从一个全校只有几百人的小型高中来到一个近三万人的大学,我有时会觉得自己瞬间被淹没了。虽然说别人的意见也不重要,但失落的时候,还是很希望有一个人be there for you(陪伴你)。这种支持服务体系,我在美高阶段是可以感受到,到了大学,虽然学校还是会有相关服务,但是学生基数太庞大了,会比较难。不过这也是我去年成长最大的地方,学会了更好的独立生活,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比如运动。这种成长的点点滴滴,都是哥大教给我的。

来源: 网易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3-29 22: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