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6158|回复: 0

美国政府新声明对华人学者和中国有何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7 22: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政府新声明对华人学者和中国有何影响?


  8月23日,美国NIH主任柯林斯参加参议院的听证会。

  导读

  四年前,美国最大的医学科研机构、年度经费逾三百亿美元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柯林斯在中国发表演讲称“科学不分国界,知识属于全人类”。同样是他,近日发表声明“对知识产权和同行评审可能受到外国影响”表示关注,给国际合作泼凉水。不仅如此,他还声称NIH正在协助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调查与国外机构有合作、收到经费资助的美国科学家。

  此前,NIH不仅不限制国际合作、而是积极鼓励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的基金机构联合资助研究项目。这一新声明究竟意味着什么?真是简单的蜻蜓点水、只限制个人谋利、打击国际合作中的违规行为?还是美国政府发生标志性转向、压制国际科研合作、甚至压制华人科学家?目前海内外华人科学家有不同意见。对于这一重大问题,欢迎投稿争鸣。《知识分子》将持续关注,今天是第一篇报道。

  8月20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S. Collins)发表了一份令人不安的声明:关于保护美国生物医学研究诚信的声明(Statement on Protecting the Integrity of U.S. Biomedical Research)。

  在这份声明中,柯林斯表示,美国的生物医学的知识产权安全以及同行评审公正性正遭受威胁:1)一些接受NIH资助的研究者并未完整汇报自己接受的其他资助;2)一些研究者将NIH所资助研究的知识产权成果进行转移;3)一些同行评议的评议员将保密信息泄露,影响评审公正。

  声明指出,对此NIH将与联邦其他机构采取措施:以保证研究者准确汇报所有经费资助、经济利益和服务单位;继续与包括国外科学家与机构合作的同时,降低知识产权安全的风险;探索更多的措施以保护同行评议的诚信。

  8月23日,科林斯在参议院听证会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已经给大约10000个NIH资助的机构写信,警告他们不要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受到外国的影响,鼓励他们就知识产权和外国干预的威胁向当地FBI汇报。

  与此同时,他还谈到对于违规行为,惩罚将取决于影响的严重程度,包括失去获得NIH资助的机会,不能申请其他一些资助,视为违法行为,失去工作的机会等。

  同样是在8月23日,由特朗普(专题)提名、即将上任的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Kelvin Droegemeier在参议院的任命听证会上表示:来自中国的国际竞争,对美国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了威胁。

  经费庞大的NIH,其目标不是用于刺激美国经济发展,也不是刺激美国生物医学产业发展,更无关军事,它的明确目标是“为改善健康和拯救生命做出重要发现”。所以,美国之外的科学家,如果有好的研究课题,也可以竞争NIH的研究经费。例如,北京大学从二十多年前到现在都有科学家获得NIH经费资助。这些中国科学家当然都有中国政府的基金资助。

  那么,柯林斯的这一声明到底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是否意味着美国突然提出要限制美国华人科学家获得中国资助?

  事实上,美国政府对中国发展科学不认为有利于人类共同利益,对中国投入基础科学感到的不是竞争压力,而是视为威胁。今年6月,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表示说中国是美国“最大最显著”的威胁,并称中国在美国的每个州都有间谍活动。

  有学者向《知识分子》表示,NIH院长的声明必然将影响大批华人:他们要么不与中国合作,要么回到中国。也有学者认为,这个声明对在美华人与中国合作的影响不大,甚至是促进中国学术规范化的契机。

  针对中国的行动第一步?

  “这一声明我个人认为可能主要是针对中国而做的。毕竟中国现在是美国的一个强劲对手,而且我们的制度有别于西方的制度,所以他们感觉到压力也是正常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及分子生物学家联盟主席昌增益对《知识分子》说。

  在多位学者看来,NIH的这一声明是中美贸易摩擦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延续,虽然声明并没有明显针对某个国家。

  “我个人认为其担心和要求也合理,应该说以前对科学家的要求也是一样的,不过是这一次在大的政治环境下要求各单位有具体的举措加强对在外国有基金支持的美国科学家管理,显得意有所指。”德国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员刘海坤向《知识分子》表示。

  “我听说德州大学安德里森癌症中心已经有两三个教授被停止工作了”,一位在美国工作的华人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告诉《知识分子》,“一个FBI的负责人告诉我说,有一个中国学者企图把未发表的数据带回中国,在机场被截下,并被没收计算机”。该院士自己也在近期被所属大学非正式地询问到自己在中国国内的相关工作。

  据《休斯敦记事报》(Huston Chronicle)报道,8月8日,100多位来自德克萨斯的学术和医疗机构领导,参加了FBI主办的会议。该会议旨在帮助这些机构防止知识产权盗窃,尤其是来自机构内部的盗窃。

  8月23日听证会结束受,柯林斯评价外国政府企图获取美国研究机构知识产权问题时,重点提到了中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

  “直到最近,人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些不端行为不仅发生在国防、IT及工程领域,也发生在生物医药领域,比如你看中国的千人计划,就企图想要获得医药领域方面的专业技术。” 柯林斯说。从2008年开始,中国开始有计划地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物,其中很多有在美国工作的经历。

  柯林斯还表示,NIH正对大约六位“可疑的”研究者进行调查。这些研究者都未向NIH完全汇报从国外政府获得的资助。目前,还不清楚这六位研究者的身份。

  中国“千人计划”害了美国吗?

  中国的千人计划,基本是吸引本国留学人员回国的人才计划。实施十年来,虽然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很有效,对于年资高的旅美华人学者,千人计划的效果很有限,所以出现获得千人计划资助还不愿意全职回国的情况。这一现象在中国科学界也有不少议论甚至诟病。

  “这些人是因为个人和家庭情况,甚至可以说因为更愿意生活在美国,而根据最新声明的潜台词,柯林斯等人却怀疑他们在美国吃里扒外。”一位资深科学家告诉《知识分子》。

  事实是怎么样的?

  上述资深科学家举例说,《细胞》杂志本周发表的一篇文章,研究的负责人、文章的通讯作者A教授,同时身为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也获得了中国“顶尖千人计划”支持,担任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对该中心有常规的年度经费支持,数额不小。在该文章发表时用的通讯地址中第一个是哈佛,而第二地址才是中国科学院。关于经费资助则先注明有美国NIH的,后排列有中国科学院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个别现象。

  在中美两国都获得研究资助的华人科学家的工作,到底是损害了美国利益,帮助了中国,还是占了中国的经费便宜,有利于美国?

  该资深科学家表示,如果旅美学者在美国全职工作,而用了中国的经费,一般而言良好的理解是两国合作支持了共同认为应该支持的科学研究,如果要计较知识产权,恐怕绝对不是柯林斯和美国政客所指责的一面之词,利益受损的不是美国而很可能是中国,因为理论上美国的科研机构得到知识产权,而中国的单位不能共享。

  他向《知识分子》进一步解释道,当前较为普遍的情况是,一些海外华人学者,受到了两国研究机构的资助,但一般是在美国全职,而中国只是获得经费。这种做法,对于中国的资助机构来说,是不得已,一方面当然可能是希望以部分时间作为过渡,争取旅美学者最终全职回国。但如果这些学者不回国,他们的工作虽然对中国有些单位可能有所帮助,但总体上可以认为是旅美学者占了中国的经费便宜,而不是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因为他们全职在美国工作,他们的专利按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规定,毫无例外全部是职务专利,全部归美国雇主机构所有。而中国单位一般不可能要求全部专利,实际上,因为与美国单位的合同所限,中国单位一般完全不能分享旅美华人在中国兼职带来的专利。也就是说,实际是中国吃亏,美国占便宜。

  基于此,上述资深科学家认为柯林斯前述声明显得不可思议。“如果旅美学者的国际合作研究用了中国经费,按NIH警告,难道这对美国不好吗?科学家出身的柯林斯要么是在美国政客压力下患了软骨病,要么是无病呻吟。”

  谁会受到影响?

  在国外担任兼职的研究者可能会受此政策影响,西湖大学的研究员(PI,principal investigator)、遗传学家郑厚峰表示,“因为措施里面提到要提升报告研究支持、经济利益和隶属关系的要求”。

  而对于在海外没有实验室的研究者将不会受此政策影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王映真说。

  王映真告诉《知识分子》,在UCSD,很多PI在欧洲有海外实验室,但更多是在中国有海外实验室。这些PI会花很多时间在中国,并发表大量的论文,为学校带来大量的NIH资助。因此,学校对PI的缺席行为并未采取任何措施。这一现象已经引发其他没有海外实验室的PI的抱怨。

  “我在中国没有实验室,但我和我以前的一个博士后有合作,项目是他在我的实验室启动的,这个博士后现在中国有实验室。即使有这一政策,这种诚实的合作将继续进行。”王映真说,诚实透明的国际合作将不会受该政策影响。

  刘海坤也表示,此次声明主要针对美国以外的国家有基金支持但故意不申报的情况,特别是事关敏感技术的知识产权的损失。正规国际合作项目都有透明的管理和调控措施,“如果是两个实验室不牵涉共同基金的合作只要告知所在单位,也不会有负面影响”。

  “这个声明不会让我故意排斥可能的美国合作者。合作对象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对方的科学和技术背景是否能够对课题的进展提供显著的推动作用。”刘海坤补充道。

  上文提到的在美中科院外籍院士也表示,自己以后会给学校汇报更多信息,但他和中国研究者的合作并不会受到影响。

  不过,一位在NIH做博士后研究的青年学者则表示,“表面上看这些政策和措施无关痛痒,但今后NIH对中国员工和申请者的审核会更苛刻,比如会调查你是否有任何和国内科研项目或者经费的联系。”

  “根据这个声明,如果只局限于同行评审不允许别国参与这一块,似乎短期内不会影响到国内与美国同行的合作。”曾在美国做研究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毓龙表示。他同时认为,如果这样的思维继续加深,会影响国内实验室和美国同行的合作。

  刘海坤也指出,如果此类调控越来越多,可能会影响合作的灵活度,让寻找美方合作的科学家三思而行。

  美国的科学保护主义?

  “我认为在科学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共同体的今天,美国还在宣扬民族保护主义是非常愚蠢和可笑的。民族主义只会葬送全球化的未来。”针对NIH发表的这一声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课题组长仇子龙说。

  仇子龙认为,美国NIH主任的这份声明是在暗示,他们认为在美国,来自某些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可能把美国的一些尖端科学机密泄露给别国,声明还暗示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可能不能参加美国的同行评议等等。

  “我们在中国的基金委评选和科技部基金评选中,邀请了大量拥有美国国籍的中国科学家。既然中国都不怕邀请美国国籍的中国科学家参加基金评审,涉及大量未发表的科学机密,美国有什么好怕的,所以我认为美国这样做是非常愚蠢和短视的。”仇子龙评价说。

  王映真也表示,特朗普政府的保护性政策将影响到美国的研究。“美国的科学成就主要是由移民(专题)推动的,没有他们,美国将失去它的优势。”她在邮件中告诉《知识分子》。

  学术不规范,可能吃官司

  “从其内容本身看,没有什么不合理之处,都是任何一位诚实的学者应该遵守的学术规范。”昌增益在评价NIH的声明时说。他同时指出,“希望我们的‘千人计划’人才要特别注意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以免受到不利影响。”

  刘海坤也认为:“我觉得不应把这个声明看作是对国际合作的打击。中国受此影响的我个人估计会是‘千人计划’和‘外专千人’,以及是在中美都有兼职的科学家。”刘海坤补充道,“伪兼职”是各方都不欢迎的,中国应该在国际学生合作的通行规则下规范兼职教授管理,建立多方知情并同意的合理制度。

  实际上,学者在美国政府研究机构任职同时,被指从其他机构获益的事件并不少。今年2月,据美国司法部官网消息,中国学者王春在在任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海洋专家时,同时作为“长江学者”接受中国政府提供的薪资,违反美国“供职于美国政府不得接受其他薪资”之法律,被判处有期徒刑。王春在同时还参与了“千人计划”,以及“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很多学者在隐瞒事实的情况下,从中美两方拿钱,是不道德的。”上文提到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和刘海坤的看法相似,“我们应该通过这次的争议把自己的规范理顺。中国要想弯道超车,也必须有规范的制度。”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对于美国政策经验老到的人,可能看到这一声明背后的实际内涵,当然事实影响如何也需要时间进一步验证。

  柯林斯声明是善举吗?

  美国政府机构如NIH不可能为中国设立规范,那么其声明背后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早在2013年,据《纽约(专题)时报》报道,3位纽约大学医学院的中国籍研究者,被指控接受来自中国医学影像企业和在中国研究机构的贿赂,向该企业和该机构提供他们在纽约大学的研究的非公共信息。该研究由NIH支持。实际上,上述资深学者解释,以前只有瞒着专利拥有者、工作者的单位提供非公开信息才是违规,而一项研究获得外国资助本来不违反任何规定。“这类事情以前NIH没有调查的资格,新的声明意味着现在有可能被调查。”该学者说。

  在接受《知识分子》访谈中,有学者认为柯林斯的声明,违反了科学研究的人类共同属性本质,违反了美国NIH本身的目标。科学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智力财富。科学超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种族、文化,在黑暗中仍然是人类的纽带,而NIH也以“为改善健康和拯救生命做出重要发现”为终极目标。

   美国政府新声明对华人学者和中国有何影响?2.jpg
  柯林斯发给接受NIH资助机构的信函。

  来源:知识分子 何东明、李可、段睿颖对此文亦有贡献,特此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3-28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