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6061|回复: 1

要不要解聘胡鞍钢院长浮夸学风值得认真对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 22: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凡人 于 2018-8-3 23:22 编辑


原标题:要不要解聘胡鞍钢?“浮夸学风”问题值得认真对待


胡鞍钢是否还能继续执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清华大学自有判断,但人文社科领域浮夸风式的学术研究方法,值得警惕。


文| 王天定

清华大学部分校友呼吁,要求清华大学免除该校胡鞍钢教授所担任的国情研究院院长及教授职务。

清华校友呼吁解聘胡鞍钢院长

清华校友呼吁解聘胡鞍钢院长

▲一封清华大学部分校友的呼吁。

我仔细研读这份刷屏的呼吁书,有两点感受——

第一,清华校友要求清华大学处理该教授的具体要求或可讨论。清华大学作为一所高校,当然有自主聘请校内院所负责人及评聘职称的权力,相信清华大学校友的呼吁不会干扰清华大学自主决策。

第二,清华大学校友对胡鞍钢教授有关学术报告的批评,值得认真对待。

胡鞍钢教授提出“中国综合国力已超出美国”的那份学术报告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但是,这些观点不但与我国政府公布的权威数据相去甚远,也有违在中国生活的普通人的基本观感与常识。那么,这样的研究是否科学?

我们应当尊重学术研究的自由,但学术研究的结果如果违反常识,公众就有必要怀疑:是问题出在团队学术水平不高、研究能力不足,还是刻意哗众取宠上?

清华大学是我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是我国国情研究的重要机构,一份报告引发如此之大的争议,不是小问题。

而如果问题出在研究刻意哗众取宠,那是比抄袭论文更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造假何异?

胡鞍钢学术水平如何,是否还能继续执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清华大学自有其判断,相信清华也能做出公允的处理。

而此事所折射的审查问题,或许不仅仅在于具体的人事任免,而是由此所反映出的学风问题,更令人值得忧虑。

高校是一个社会的头脑,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公共言论不仅影响着学生,也直接影响着社会舆论,乃至政府决策。

因此,这两年,政府有关部门督促高校严惩学术不端,尤其后者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但是,如果把学术不端仅仅理解为论文抄袭造假,那就把问题简单化了。

胡鞍钢院长

胡鞍钢院长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图片来自新京报网。

更严重的学术不端,是违反基本的学术诚信,研究过程中在研究模型设计、样本选取等环节上做手脚,以得出自己需要的结论。

这种做法,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容易被发现,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这样的现象并非罕见,这种浮夸风式的学术研究方法,值得警惕。

要知道,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唯有诚实的、遵循基本学术规范的研究方能达到这一目的。

公立大学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若是刻意哗众取宠,迎合一段时期的社会情绪,不仅败坏学风,也对社会风气形成一个不良的示范。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因此,高校对扭曲的学风问题不应该听之任之,该及时回应、矫正可能存在的学风问题,让学术研究回到学术研究的客观规律上来。对浮夸学风,高校也应该坚决说不。

文/王天定(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4 00: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批胡鞍钢到批高善文 中国罕见出现大辩论

  近两年,中美贸易争端愈演愈烈,曾经提出“中国已赶超美国”观点的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争论胡鞍钢的声音尚未平息,经济学家高善文声称“邓小平打越南是给美国送‘投名状’”,掀起又一波舆论浪潮。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出现的这次大争吵、大辩论,在近些年明显安静下来的舆论场中显得有些突然,不过也在情理之中。这可以理解为中国在面临经济转型、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在美国以贸易战为主攻方向施加越来越大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所导致的一种矛盾展现和压力释放。
  
  胡鞍钢在舆论中有“智囊”、“国师”之称

  胡鞍钢是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在中国内外都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所领导的国情研究中心是中国顶级国家决策咨询智库,编辑出版的《国情报告》专供部级以上领导参阅;他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一些美国媒体如《纽约(专题)时报》和智库报告中。

  许多人认为,胡鞍钢在2017年4月提出的“中国已赶超美国”论严重违背事实,助长了中国官民的骄傲情绪,误导高层国策制定,并引起美国的警惕和敌意。更有人认为,他是中美贸易战的“罪魁祸首”。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2018年1月批评称,“现在有人说中国在多项指标上超越美国,这太耸人听闻了”。中国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则表示,“(这种观点)在国内起误导作用,在国外起更大的误导作用”。

  而今,随着美国不断提高对中贸易战的规模和力度,越来越多的媒体学者加入了对胡鞍钢的批评。胡鞍钢所任职的中国顶级大学清华大学的校友发起呼吁解聘胡鞍钢校内职务,短时间内获得千余人的联合署名。

  不过,中国舆情是复杂的。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8月2日凌晨和晚间分别发布了一条声援胡鞍钢的微博,一方面表态称胡鞍钢的超越美国论违反常识,另一方面质疑攻击他的网上行为“是不是太文革了”。

  被认为属于右派的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也认为,他对胡鞍钢的许多观点不认同,但是胡鞍钢“有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其实在这种近乎一边倒声讨清华教授胡鞍钢的舆论风潮中,还有一位学者陷入了与胡鞍钢类似的处境,此即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一家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的高善文。

  对高善文的争议源自他在2018年7月上旬出席一次商务活动时发表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力捧邓小平,声称美国是近现代最成功的国家,邓小平打越南是为给美国递交“投名状”,从而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础,中国不再坚持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绝不当头”后,中美关系全局发生变化。

  媒体网络中对高善文的批评声调与对胡鞍钢的批评相比也不遑多让。多家媒体转发的一篇自媒体文章《高善文的胡扯和中国金融机构的堕落》称,“高善文把美国对中国的开放当作邓小平乞讨而来,当作对中国的施舍,当作对中国的牺牲的补偿,是根本认识不到那个时期中国人的志向和秉性”,“从高善文获得的一系列头衔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中国的金融机构的决策者差不多都被这些学者、博士掌握了,他们缺少立场,对历史断章取义,缺少独立和自信”,“保监会、安邦等等监管机构和准金融机构为这些人所控制,中国真正的危机确实不远了”。

  新闻嗅觉敏感的胡锡进也没有缺席对高善文的评论,而且仍然使用了他常用的两方面论,先是表示“我同意他说的中美关系非常重要”,后又称“但是我觉得他的演讲有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增加了互联网上的恐美情绪”。

  分析人士认为,从批评胡鞍钢到批评高善文,似乎中国舆论场在中美贸易战进行过程中发生从“贬美”到“恐美”的变化,以及舆论场自身的一种调适。胡鞍钢与高善文的两种观点,分别代表了目前在中美贸易战中的两个极端,或许也是中国知识界,以及包括精英阶层在内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一直存在的一种观点分歧。“左”与“右”,“平民”与“精英”之间,似乎在中美贸易战中再次分道扬镳。

  所有这些,反映了中国内外压力的不断增大,而在压力变大后导致出现一种压力释放的结果,并且可能出现了一些混乱状况

  另外也可以发现,从先前围绕“个人崇拜”的争论,到明星天价片酬,到问题疫苗,到反性侵运动,到央行与财政的互相指责,再到在贸易战问题上的争吵,中国朝野热闹非常,在中共十八大后再次出现了一次“大辩论”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4-26 11: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