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4378|回复: 1

昨天三星关厂清仓撤离,深圳成为最大赢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9 11: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三星关厂清仓撤离,深圳成为最大赢家!

  在大陆、台资、日本和美资企业因为生产成本、中美贸易战等原因跑路美国、东南亚建厂的大背景下,当前韩资企业也加快了撤资、转移的步伐。今年年初日资世界五百强两大巨头——日东电工和尼康公司相继撤离苏州,留下废弃的工厂和大量的裁撤人员,引发了媒体关于外资撤离的大讨论。今天,这种讨论又将甚嚣尘上了。

   1

  4月27日,“我们最后还是签了离职合同”,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的中层员工向蓝鲸TMT记者反映,深圳三星电子通信公司将被撤销,除6位韩籍高层外,所有员工将于4月底全部遣散,遣散人数约320人左右。遣散费超过2000万,人均有6万多,和同类公司比起来算是比较慷慨,只可惜这些钱如果要盘算着再找工作、还房贷车贷,只能说是相当紧吧。如此,三星“抛弃了”其在中国唯一一家生产网络设备的公司,坚定走在了撤出中国的大道上。

  而据4月16日的报道,受到中美两大经济体可能爆发贸易战的影响,韩国科技巨头三星电子、LG电子或被迫关闭他们在中国的液晶电视工厂。其实这样的理由并不成立,撤退的理由,总是可以因境生情找出来的。

  其实,这家2017年营业收入额1800亿美元、世界五百强排名第15位的韩国巨头,近年来一直在加快撤离中国的步伐,特别是在萨德事件反韩浪潮高涨后,三星的撤退更是超出了想象,近年来在天津、苏州和深圳等中国制造业重镇大幅裁员,更是成为国内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

  只是在很多人眼里,中国已经有的华为、小米、中兴,三星好走不送。但是,局外人可以这么说,对身处三星涉及的就业家庭,肯定没这么轻松。

  曾记何时,三星在中国是何等的叱咤风云,三星旗下的公司在中国长期占据出口企业的前列位置。但自2012年三星在越南狂砸百亿美元投资后,越南已经取代中国,成为三星最大的生产基地。

  据说三星的产值已经占据了越南GDP的20%,工厂员工每天吃的大米就消耗13吨。在整个东南亚,三星工厂员工已经达到了14万,在大陆2016年时仅有8000多人,经过这两年的撤离已经所剩无几。而在2012年前,在大陆和东南亚就业人数应该是颠倒过来的,三星的的出走,带来的是10万及以上直接岗位的流失。

  2

  与此同时,三星在中国的供应链也出现剧烈振荡。首先是其一级供应商苏州普光、东莞普光、东莞钨珍、及艾迪斯等曾在中国雇佣成千上万名员工的大厂先后倒闭。

  其次,为三星及三星供应商提供电子、包材、塑胶等材料的供应商也受到强烈冲击。以龙头企业裕同集团为例,因为三星的撤离,公司的三星订单由2013年的3.4亿猛跌到2015年的不足1亿,2016年、2017年还在继续减少。而中国包装印刷行业受此影响的大型企业可能多达数十家之多。

  三星庞大的配套产业链相继相跟着搬迁至越南,带来的是百万级的工作岗位流失和税收减少,这些损失都是无法估量的。三星系的离开,对中国制造业的撼动强烈之极。

  而更令人忧惧的是,不仅仅是三星在有步骤地撤离,松下、夏普、东芝、飞利普、索尼、霍尼韦尔安防、希捷、苹果都已经加大撤退的力度。特别是苹果系,这个万亿产值的商业帝国此前几乎将全部产业链投放在中国,如果一旦撤离,那么无工可打的日子真的就要来临了!

  因为中兴缺芯事件的影响,网上有很多叫嚣抵制、封杀苹果的声音,姑且不说苹果这样万亿级别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只占15%,是否能封杀得了。单单是苹果和富士康撤退后留下的百万级的失业、减薪人员,就是一个巨大的麻烦,这样的后果,不是那些嘴炮封韩抗美的人士说起来那么轻松,毕竟失业的不是自家人,键盘侠谁都会当。

  3

昨天三星关厂清仓撤离,深圳成为最大赢家?

昨天三星关厂清仓撤离,深圳成为最大赢家?

  在有2万多家外企的广州,外企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在央企云集的上海,外资贡献了全市2/3的进出口总额与工业总产值;在长三角的工业重镇苏州,外资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67.8%;在台资较多的厦门,外资贡献了70%的工业产值。而在深圳这个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这一比例已经在70%以上。而外企给中国带来的就业岗位,保守估计都有3000万。

  尽管有华为、中兴、腾讯引以为豪的民族品牌支撑,但是外资对深圳经济的贡献依然高达70%以上,目前不是外企离不开深圳,而是深圳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外企,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沉睡在盲目自大的夜郎国里。

  近年来,深圳经济在高房价的支撑下,GDP继续一骑绝尘,赶上了广州,超过了香港,现在已经把目光瞄准了台湾。类似《深圳将香港踩在脚下》《台媒哀叹:一个深圳就打败了整个台湾》的鸡血文章在各种论坛和自媒体上发酵,不管是官方授意还是民间自发,大体上反映了深圳的意得志满。

  但是,如果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为什么深圳的GDP总量约为台湾的一半(52.3%),但财政收入总额竟是台湾的1.64倍;人均GDP仅比台湾高出11.5%,人均税负却是台湾的3.6倍。若考虑最终转嫁到深圳居民身上的土地出让收益,则人均财政负担更高。这还是在全面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的基础上,政府给予企业和个人巨大的恩惠、大力降负的结果。

  在如此高额的税负之下,是房地产业对深圳发展的坚定加持,制造业疯狂外迁深圳后也为房地产腾挪出了更多空间。到底是深圳抛弃了外资和中资制造业,还是这些制造业被深圳抛弃,市场一定会有答案。

  4

  “深圳不需要低端产业!那些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代工厂被淘汰了活该!租不起工厂的滚出深圳!深圳依靠港口贸易,依靠中兴华为撑起来的通信产业,再卖卖房子,完全可以做金融中心!房地产和金融业才是未来!低端产业快点滚!”

  这样的言论,算是对深圳近年来在产业升级、房地产立市的大旗下,外资和实业撤退凋零现象的一种反讽。

  一、产业升级。

  确实,“供给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工业4.0”、“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近两年来非常热的话题,不提这些口号,不赶走几家低端外资工厂,你都不好意思说是一线城市。

  土地财政让地方政府吃饱了,高速的经济增长让市民吃饱了,他们觉得脏乱差的制造工厂已经影响了环境,不能代表城市的形象,工厂的去留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们沉浸在房地产和金融的海市蜃楼中,忘记了这个城市的兴旺之本——制造业,也忘记了来时的路。

  最近,深圳市政协低调发布了一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深圳实体经济重点调研报告》,指出:近期,有超过1.5万家企业迁出深圳,深圳制造业外迁已成潮流。其中不乏一些明星企业,如2014年中兴通讯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2015年比亚迪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2016年华为终端转移落户至东莞松山湖;大疆科技2013年在东莞买地;飞利浦、三星、霍尼韦尔等众多国际巨头亦纷纷出走。

  实际上,早在2008年,深圳制造业产值增长速度开始出现明显递减,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递减,2014年甚至出现零左右的增长。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产业空心化的前兆。

  深圳的产业升级口号喊了多年,但是除了培养出了像华为、中兴这样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巨人症”患者,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深圳产业升级之路乏善可陈。

  而在这些政策“口号”的背后,与之相伴的则是中国人口红利的消退,企业用工成本、土地成本的不断提升以及综合税率居高不下。这也正是促使不少企业被迫撤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高房价。

  深圳的楼价飙涨,成为近年来中国楼市中最热门的事件。在内地、香港各路资金的炒作下,深圳楼市从2015启动加速暴涨,成为状元。2016年,深圳楼市成交额超过6660亿元,相当于平均每日成交18亿,想想有多夸张!

  而这种暴涨的状况在2017年才有所改观,但是房价仍然维持在高位,无形拉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成本,这是不争的事实。2017年6月份,深圳一手房成交均价为54492元/平米。有中小制造业老板笑称自己赚的钱,还买不了深圳市中心的一套房子。

  制造业大举外迁,说白了就是土地和人力成本上升。商人都是逐利的,都在用脚投票,深圳贵了,那就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也没有那么多假装。可以说,深圳正在加速空心化。

  而突飞猛进的房价,已经榨干了消费的最后一丝动力,在地产和金融的加持下,深圳正在越来越轻,也飞得越来越高。深圳变了,变成了一座买不起房的城市;深圳变了,变成了一座不太适合搞制造的城市。

  三、物价大涨。

  深圳不仅房价飞涨,物价这两年也跟坐飞机一样。特别是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的双重打压下,原材料价格暴涨,企业生产成本直线上升,为了降低成本许多国外制造业厂家只能选择关闭工厂,高端的直接回流本土,中低端的转移到东南亚国家,深圳已经被空心化。

  有好事的网友还算了一笔帐,深圳市产业园工人税后基本上到手的薪资平均大约是5000多,若算上五险一金,则公司供养一个员工需要12000元/月。这样的成本跟越南工人1000多一月相比,根本没办法竞争。而且,同样一件商品,中国生产成本原料加人工成本加税费是100块,越南加起来才70块。同样出口,越南报价100,中国企业怎么跟人家竞争?

  三星的撤离,有三星产品在华份额下降,战略失策的因素,但更多的应该还是成本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海外华人都能感觉到在美国看到的“made in china”的产品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要不了多久,我们这个未老先衰的世界工厂就将被东南亚、墨西哥、印度(专题)替代,剩下的只是满处的无业人员和一地鸡毛!

  四、高税收。

  当前美国、欧洲、日本都在减税,在吸引全球资本回流投资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不要减税,成为很多自媒体关注的重点。而我却认为:我们已经没有了减税的空间,很多时候是变相加税,停不下来。

  5

  危险的是,包括深圳在内的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意识到正在靠近的灰犀牛。十多年的土地财政,已经让地方政府失去上个世纪90年代招商引资的动力,他们只需要大手一挥,批地卖地,就会有滚滚财源不断而至。对于他们来说,制造业那点微薄的蝇头小利,已经瞧不上眼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爱来不来”,“好走不送”,已经成为他们对待外资的态度。

  虽然那些一连串响当当的外资企业都在深圳成为了历史,但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深圳的“繁华”。房价还在飞涨,每个人计算资产时都变成了千万富翁;金融业还在继续爆发,只要有钱买点理财,一年的收入都很可观;华为、中兴营造的通信产业梦还在继续;服务业还在爆炸式增长,各种灯红酒绿,海外旅游度假,朋友圈里的美食和晒娃,都是一片岁月静好,深圳经济展现出了另一番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更让人担忧的是,面对支撑起大国改革开放和世界工厂半壁江山的外资撤退,深圳这个移民(专题)城市里的年轻居民们,显得事不关己,有些还莫名兴奋。100个年轻人中,至少有70个人是乐见这种外资撤离的,“华为XXX,欧美企业吓尿了”这种题材的文章在网上大量传播就是一个证明,即便是在中兴被拍熄火,华为已经被美国启动司法调查的情况下。

  在很多90后年轻人看来,这些外资撤走了,就会有成百上千个华为、中兴、美的、格力、京东、腾讯、阿里站起来,中国民族品牌就可以彻底占领中国市场,和欧美日韩五百强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竞争,一决高下。外资的撤离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证明,而不是被抛弃的信号。

  在他们看来,中国现在的经济已经是世界第二,GDP即将超过美国,已经开始对外大规模投资,需要引进外资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更有甚者认为,离开了中国,世界就会失去一个大市场,苹果、谷歌、大众、三星、丰田都将熄火,欧美日都会陷入衰退……

  97金融危机以前,众多日美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把企业纷纷从印尼泰国迁移到成本低的大陆,当年泰国人收入是我们的三倍。二十年风水轮流转,现在因为这里高房价、高人工成本和税务成本,这些外资企业又慌不择路大逃离,比当年逃离东南亚更甚。而这些流失的,正是40年改革开放沉淀的精华部分。

  而90后们很少能意识到,这些外资企业的撤离,不仅意味着该企业的员工失业,更意味着依靠其生存的整体产业链被斩断,一大片同胞将要失去饭碗;他们也看不到,目前很多高端制造业核心技术,其实都被欧美日企业所掌握垄断,经过40年的发展,我们还仅仅是学到了皮毛,处于卖苦力、代工的水平。

  中兴因为被美国制裁出现断芯危机,某种程度上就是揭开了深圳产业升级的遮羞布。产业升级远远没有完成,外资的撤离,让我们失去了最后学习的机会,我们成为了闭门造车、夜郎自大的梦想家。

  更可怕的是,外资撤离让我们失去了一种兼容并蓄的心态和思维,从狭隘到开放很难,但是从开放到狭隘就在一瞬间!

  失业不可怕,冬天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正在越来越封闭,越来越愚昧,这是无法治愈的硬伤!我们都沉浸在印钞机的轰鸣声中,沉浸在理财致富的憧憬中,沉浸在钢筋混凝土的虚假繁荣中,长睡不醒!

  亡羊补牢。好在,我们英明的决策层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昨天出台的资管新规,就是对去杠杆、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战略的坚决响应,就是对房价飙升和全民理财现象给制造业带来打击的坚决回击。

  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两手抓,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金融防控,房地产泡沫一定能得到抑制,金融风险一定能消除在萌芽状态,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能在危机的风口,掌稳舵,定好航,驶向胜利的彼岸,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和中国人民必然会成为最大的赢家,接受历史和时代的检验!

  
来源:目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9 12: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深圳工厂整体裁员 300多人遣散费超过2000万元

  来源:藍鯨TMT

  「我们最后还是签了离职合同」,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的中层员工向蓝鲸TMT记者反映,深圳三星电子通信公司将被撤销,除6位韩籍高层外,所有员工将于4月底全部遣散,遣散人数约320人左右。如此,三星「抛弃了」其在中国唯一一家生产网络设备的公司。

  该员工诉称,所有员工自4月3日开始陆续被部门领导口头告知「公司要关门、员工要解散」;以及,「员工大多是生产工人,原本的遣散费并不丰厚,加上时间仓促,期间协商赔偿方案至少两回。」

  截至发稿,三星公司及深圳三星电子通信尚未对此次遣散员工出具书面公告;同时,记者致电三星中国的相关公关人员时获悉,「暂未收到相关信息,需要向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了解」;也有三星集团的公关人员表示,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的法人有一定的裁定权。

  一位曾受雇于外资上市公司的律师对记者表示,此次三星遣散方案对其员工有一定不足,时间匆促,没有充分考虑劳动群体的实际利益。

  而多位科技行业观察人士对蓝鲸TMT记者指出,虽然三星在OLED和晶元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不过,面对竞争对手对中国用户的抢夺,曾引以为豪的手机业务遭遇滑铁卢。三星整个品牌在中国逐渐不被市场看好,而遣散员工似乎早有迹象,裁撤深圳工厂,或许预示着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转移。

  这一事件看似是「逃离」,实则是在中国的整体布局的「有心乏力」。

  近320名员工遭遣散,遣散总额超2000万元

  「我们员工是被要求『自愿离职』,实际就是裁员」,该员工向蓝鲸TMT记者透露,「我们之前是一直盈利,平均工资水平与深圳当地同业水平持平,人均月薪为4000元/月-5000元/月。」

  根据工商数据显示,深圳三星电子通讯公司前身为深圳三星科健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月,时由韩国三星电子株式会社、中国科健股份、深圳市智雄电子、上海联和投资,分别以49%、21%、20%、10%的出资比例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2000万美元,主营开发和生产CDMA手机产品、销售自产产品并提供售后技术服务,以及进行3G终端产品技术的研发。

  不过,到目前为止,韩国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已经变为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持股95%;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持有5%。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三星电子通讯有8次重要的资本和业务转型变更:

  三星深圳工厂整体裁撤,三百余人遣散费超2000万元

  自2013年业务转型以来,该公司业务开始由手机生产转型为网络设备生产,是三星唯一一家海外网络设备生产厂家,主要生产基站终端RRU,之前都是在位于韩国龟尾的韩国三星网络事业部进行生产。

  该员工透露,本次遣散主要源于生产基地已经转移至越南,业务生产随之也转移到越南。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自2015年开始已在越南设立公司。「越南公司在2017年开始生产与我们同样的设备;2018年年初,我们的部分业务订单已经转由越南公司进行实施和跟进。」

  「我们大多数员工是生产工人,而且是4月3号突然获知公司要关门,时间太仓促,公司根本没考虑员工的后续工作和生活,并且一直没有出具书面的通知或者公告」,该员工向记者透露,4月8号进行初步的赔偿协商,原订4月11号出最终的赔偿方案。

  蓝鲸TMT记者获悉,截至到4月3日,深圳三星电子通讯有限公司在职员工近330名,其中包括6名韩籍高管。此前,在职员工均直接与深圳三星电子通讯签订劳动合同。

  该员工表示,公司在4月8日内部会议中公布了初步的遣散和赔偿方案,即:离职去别的公司的统一基准为「N➕3」,就职年限7年以下补2000元,7~10年补4000元,10年以上补8000元。如去兄弟公司,补偿统一基准为N,外加4000元(安置费2000元和搬迁费2000元);而去惠州公司和东莞公司的员工,只补给半年薪酬。但此次会议并未有任何进展,后续还将协商。

  「该补偿方案并没有获得所有员工的同意,员工曾一度准备拉横幅进行抗议」,该员工表示,「公司出具的补偿方案太生硬,不考虑我们的利益,我们员工感觉很被动。」

  但斗争持续到4月17日,除6名核心高管外,绝大多数员工还是陆续办完了补偿手续。

  最后的赔偿方案在员工的呼声中,有了些许改变。最终赔偿方案请见下图:

三星方面最终的赔偿方案

三星方面最终的赔偿方案


  三百余人,按照三星方面最终的赔偿方案,据爆料人估算,涉及的遣散费总额至少超过了2千万元。

  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员工已于4月18日签署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6位高管返韩。

  4月19日晚间,深圳三星电子通讯副总经理杜长喜在该公司的员工微信群中的对话无疑说明了该公司的遣散。

  此外,记者获悉,为了保证之前订单业务的收尾工作,深圳三星电子通信采取了反聘措施,直至完成所在岗位的收尾工作;业务收尾工作的最后日期为5月30,自6月1日起开始进行处理资产、工商信息变更撤销公司等相关程序。

  上述律师认为,按《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除合同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满半年的按半年支付。并且,还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

  而深圳三星电子通讯的「遣散」员工并不符合法律规定,有打法律擦边球的嫌疑。

  根据爆料人提供的信息,本次三星遣散的员工主要是技术工人,协商时间较短,且赔偿方案一刀切;而实际情况是,在进行赔偿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技术工种的招工期、利益分配等问题。

  此外,有科技行业资深人士认为,中国市场曾以庞大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不断提升的制造业技术能力、以及相对成熟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包括三星在内的很多外资巨头。而深圳三星电子通信的所有员工遭遣散可能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苹果、华为、OV、小米等竞争对手不断壮大,制造业利润和回报急剧下降,同时市场份额压缩,而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更低;二是在中国实体经济大环境下,工业用地、税负资源成本都在上升,导致利润率很低;三是三星的业务调整,而这很可能源于业务转移。

  手机业务在华遭遇滑铁卢,三星中国或战略迁移

  「据我了解,三星近两年对入职员工数量有严格把控,其中天津手机、苏州SSL等公司已经多年』只出不进』」,该中层员工向蓝鲸TMT记者如是表示,「我们作为员工,已经感受到三星的业务在发生迁移。」

  三星裁员的信息并不是扑风捉影。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近年来,尤其是2017年的继临阵换帅之后,曾有消息称中国三星电子将撤销七大支社,内部机构将进行重大变革;改编之后,七大支社将变为26个办事处,常务、次长、副总等级别的领导变为各办事处负责人,同时裁员也在进行中。

  那么,内部机构的变革一旦成行,是否也意味着三星在中国的业务布局重点也会发生迁移?

  三星电子的2017年财报显示,营收为239.5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9%;凈利润为53.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83%;而消费类家电和移动通讯业务下跌,增收主要系存储和OLED业务板块的提振;存储类和显示屏业务营收相较2016年Q4营收分别增加54%、51%,已超过三星季度总营收的一半。

  4月26日公布的三星电子2018年Q1报显示,因市场对内存晶元的需求,半导体业务占大部分利润,晶元业务占总利润近75%,智能手机使用的OLED面板需求下降对Q2业绩增长构成挑战。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财报数据已经「释放」信号,三星的营收和运营重点正由消费类产品逐渐转型成为原材料的供给。

  曾有三星中国的高层向蓝鲸TMT透露,三星将持续扩大投资,继续扎根在中国业务;外界仅仅认为手机业务的「不景气」会对三星产生巨大打击的想法是不明智的,因为三星现在发展重点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侧重,存储类和OLED类业务尤其值得关注。

  有媒体报道称,为争取更多订单,三星计划斥资54亿美元在韩国器兴区和华城工厂引进新设备,加强自身半导体代工竞争力;面板领域也需要斥重资布局更大规模的厂房加大产能,以应对行业需求。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三星布局中国市场沿袭在韩国的战略思路,不是做单纯的投资,而是进行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延伸。未来,三星的投资布局或许更侧重于向产业上游延伸,抢占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顶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3-29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