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7107|回复: 1

外交家吴建民离世:儒将的魅力 "鸽派"的韬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9 07: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交家吴建民离世:儒将的魅力 "鸽派"的韬晦


  经过多方消息确认,今天凌晨原中国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专题)在武汉因车祸离世。

  在吴建民半个多世纪的外交风雨路上,他为老一辈领导人当过翻译,见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最困难的时候出使欧洲,也曾因为工作出色获得法国总统亲自授勋。退休后他在校园耕耘教诲青年学子,还登上讲坛,为新时代的理性外交大声疾呼。

  吴建民的一生,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他的故事也必将成为镌刻在新中国外交史的传奇。

外交家吴建民离世 儒将的魅力 鸽派的韬晦

外交家吴建民离世 儒将的魅力 鸽派的韬晦

    一、外交一生的宿命

  吴建民生前有多重身份,总离不开“魅力外交家”的光环。

  他曾经为周恩来总理做翻译,可一口气做三四个小时同声传译。

  他在国外做过9年大使,离任时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亲自为他授勋,此后两次当选国际展览局主席,称得上经历丰富的资深大使。

  他担任过外交部发言人,儒雅外交官的形象由此为中国大众所熟悉。

  他在外交学院当院长,2006年就构思“中国梦”,举办过三届“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

  吴建民生前的形象深入人心:温润如玉。吴建民的脾气好得出奇,他说这样的性格是逐渐形成的,人也是逐渐成熟的。几十年过去了,每个时间段中的吴建民是不一样的。因为,“世界变了,中国变了,自己也变了。”

  “偶然走上外交路,半个世纪甘与苦。回首往事多感慨,见证历史知是福。”有着“魅力外交家”美誉的吴建民,因为班主任的推荐,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提前招生,最后学了法语,就这样意外地走上了外交道路。“我这一辈子,舞台都不是我要的,都是别人给的。给了我舞台,如何做,是我自己的事情。

  1947年春天,上四年级的吴建民和同学们在学校附近玩耍。当时学校对面是法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后门,突然,从法国使馆里传出了狗叫声,一个“大鼻子”把一条毛发油光光的棕色大狼狗放了出来。大家拔腿就跑,但吴建民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个子也比别的同学矮,跑在最后。那条狼狗向他扑来,在右脚跟咬了一口,他顿时栽倒在地。到了医院,由于伤势较重立即开刀。事后听说大夫告诉吴妈妈:“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如果咬得再深一点,你的孩子就成残废了。”

  没想到51年后,命运安排吴建民到法国当大使。“驻法使馆里也养着一条与当年法国使馆里的那条相似的大狼狗。但这条狼狗始终忠诚地守卫着官邸的院子,绝不伤害无辜。世界已经变了,中国也不是当年的中国了。当年外国使馆的狗咬伤中国儿童的事再也不会发生了。”

  外界称儒雅的吴建民是“魅力外交官”,他则说外交很迷人,“一是因为同各国杰出人士打交道,二是每年要面对新问题,每天都得学习、思考,非常充实。如果有第二次生命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做外交。”


    二、外交家的光荣与梦想

  由于吴建民风度翩翩,为人温和,也有媒体称他为“外交儒将”。

  自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从1965年到1971年,吴建民给周恩来总理做法语翻译,这给他的外交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总理给我的影响很大。在这段时间,我看到他很多做法,比如大小国一律平等,无论多小的国家,都很尊重,一丝不苟。这种尊重让别人感觉是真心的,不是做出来的。”1970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刚果的外宾,从晚上11点一直谈到早上5点,吴建民连续翻译了6个小时,连厕所都没上。

  在他“追梦”的过程中,甫一毕业即前往外交翻译第一线的忐忑不安,一杯清茶通宵写稿的长夜漫漫,琢磨打开中国外交局面的殚精竭虑……尽管做的事情各有不同,心中“要做点事情”的信念却从未动摇。

  吴建民曾回忆道:“大学毕业后上研究生班,刚上了一年半,他突然被借调到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被派到匈牙利布达佩斯去当一线翻译。”

  两个部门抢着要他时,陈毅的一纸调令,让吴建民回到外交部翻译室,一干就是6年,担任毛泽东、周恩来、陈毅、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法语译员。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吴建民跻身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列,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三秘、二秘。其后他在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工作三年,又成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据描述,当时的吴建民,“一年要写300多篇东西,很辛苦但很充实。”他当时的梦想,就是尽可能准确地观察判断国际形势。

  1979到1984年,吴建民回国,先在干校劳动,之后在外交学会欧洲处任职,这段时期,被吴建民形容为“人生的低谷”,他曾回忆“那时候我40-45岁,精力正好的时候。但是,这时期我却没有做很多事情,在外交学会一年只用接待几个代表团。”

  吴建民最耀眼的外交经历是9年的驻外大使生涯。他做过中国驻荷兰大使、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驻法国大使。“9年驻外大使的经历让我逐渐学会如何做一个高级外交官。”

  1998年至2003年担任驻法国大使期间,吴建民在法国上上下下和华侨界均聚集起极好的“人气”,促成了三件大事:一是推动当时中法两国领导人江泽民主席和希拉克总统互访彼此的故乡,这极富人情味的善举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使中法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二是开展“中法文化年”活动,这一创举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一种模式,推广到各个国家;三是中法互设文化中心,长期通过文化交流来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

  6月27日,希拉克会见吴建民夫妇,并亲自向吴建民授“法国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其级别仅次于法国授予外国元首的大十字勋章,是全法最高表彰奖之一。希拉克坚持送吴建民下楼,为了不让太重的勋章弄坏吴建民的白绸唐装,希拉克把勋章摘下,放回盒子里。

  吴建民在法国的外交成就可见一斑。


    三、“鸽派”的韬晦

  吴建民不喜欢外交官的“面纱”,他更愿意大家看到“真面目”。早在2003年7月,他在结束中国驻法国大使任职的报告上就提出一条建议:要揭开蒙在中国外交上的神秘面纱。

  在已经卸任的驻外大使中,很难找出像他这么活跃的人,在许多媒体和公共场合出现,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不怕大灾大难,怕的是头脑发昏,忘乎所以。中国历史上摔大跟头,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都是头脑发昏”,成长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领”的年代,深受民族主义熏染的吴建民却总是显得格外清新,“一个狭隘、偏激、极端的国家是可怕的,跟人一样。对一个狭隘、偏激、极端的人,要躲着走。讲道理,我们才愿意跟他交往”,“现在有些人就想横行霸道,这是非常荒谬的、浮浅的,是暴发户的心态”。

  由于对和平理念的反复强调,吴建民被一些人称为“鸽派”。吴建民的鸽派外交理念,恰恰在他去世前引起了广泛争议。吴和鹰派代表人物罗援、胡锡进的碰撞,让这位前外交官在去世前走进公众视野。吴建民的鸽派外交理念,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不扩张、不称霸、不结盟应该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与理性选择。

  经常在国内大学、企业、机关单位演讲的吴建民,难免会遇到一些激进的听众发表外交官太软的言论,吴建民表示并不在意。

  他认为,观察世界,与世界对话需要有效交流,观察中国,与国民沟通也需要有效交流。“软”和“硬”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言战易,言和难”。

  他最担心的还是民粹主义“绑架”外交,“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在中国也很危险,民族主义往往打出‘爱国’的旗号,‘爱国’无罪;民粹主义则装扮出‘为民请命’的样子,二者均有很大的欺骗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民粹主义的本质是反对改革,民族主义的本质是反对开放。”

  这是吴建民在生前最后一次公开演讲时的态度。这位外交专家无时无刻不在思虑中国的外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9 19: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建民车祸因航班延误 司机守机场未睡 疲劳驾驶

  1972年联合国会议上的吴建民(专题)。

  姓名:吴建民

  性别:男

  出生地:重庆

  终年:77岁

  去世时间:2016年6月18日

  去世原因:车祸

  生前职业:知名外交家、原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

  6月17日晚10点35分,吴建民和秘书陈伟杰搭乘MU2454次航班,从北京南苑机场出发,前往武汉天河机场。

  原本,天一亮,他要到武汉大学承办的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班,出席开班仪式、授课。接着,返京,参加19日下午的《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并和共识传媒集团总裁周志兴、北师大民间外交中心主任张胜军对谈“民主多元时代精神下的中国外交”。

  意外发生了。18日凌晨4时许,这位知名外交家、原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在天河机场前往住地的路上,突遇车祸离世。

  “原定的三人对谈环节,三把椅子,却只剩下了两个人。”周志兴感慨,座谈会,成了追思会。

  隧道口的车祸

  17日晚,吴建民乘坐的MU2454次航班晚点了。

  准点到达武汉天河机场的时间是0点55分,武大信息管理学院朱晓驰教授等3人接到他时,已是凌晨3时许。

  一个小时后,车进市区,路上,车不多。司机驾车沿武昌区梨园隧道由北向南行驶至南出口时,车头撞击路中隔离花坛,车内五人受伤。吴建民、朱晓驰经抢救无效身亡。

  据媒体报道,抢救医生称,因航班多次更改,司机一直守在机场没有睡,导致疲劳驾驶。

  昨日上午7时许,武大哲学系教授尚重生接到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班活动主办方的电话。对方称,吴建民出了车祸,要他帮忙去讲一堂课。

  “到了上课地点,才知道车祸这么严重。”尚重生有些唏嘘。活动原本安排吴建民主讲,自己和朱晓驰点评。谁知,主讲人和另一点评人都遭遇厄运。

  周志兴一早听到了风声,他一直觉得是谣言——早在5月份,两人就开始约时间,最终在满满当当的行程表上,选定19日下午为《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报告(2016)》发布的时间,并约定18日都从外地返回北京。

  几分钟后,他从吴建民秘书胡佳裕处确认了消息。昨天,周志兴在朋友圈写道:“我临时决定,明天下午的座谈会,改为吴建民先生追思会。”

  同事、亲友都不敢相信这场事故。昨天上午9时许,吴建民多年同事、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得知消息时,正要在西安参加一场会议。站在会场门口,他满脑子回响着,“这不是真的。”

  理性的外交家

  “他是一位具有理性思维的外交家。”中国驻新西兰、瑞典前大使陈明明评价。

  1959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毕业后,吴建民一脚踏进外交界,和外交打上了交道,连退休也不例外——退休后,他依然保持着正常的工作状态:早上8点半,准时来到位于建国门外外交公寓的办公室,直到下午5点下班。

  吴建民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当过翻译。这段往事,他偶尔会和同事们提起。他说,从第一代革命家身上学到了“胸中有天下”的气度。

  再后来,他当过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也担任过中国驻法大使。

  在秦亚青看来,在这两段经历中,吴建民都让两国关系发展到一个非常好的时间段——吴建民就任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时,中国人权方面正遭遇国际上诸多不友好力量的攻击和污蔑,他推动了中国这方面和世界的对话;而担任法国大使时,他促成了中法元首对彼此家乡的互访。

  陈明明和吴建民有近三十年交集。他回忆,吴建民是非常冷静的外交家,能从国家实际利益出发,反对情感代替理念。

  十年前,陈明明是外交部翻译室的主任。他邀请吴建民来外交部开会,吴建民当时就提出“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对中国没有好处”。那会儿,陈明明就佩服他,“温和、理性、敢于说不”。

  2014年,有媒体曾邀请吴建民与其他学者激辩“当下中国如何与世界打交道”。他说,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谁举起战争的旗帜,谁倒大霉。而后,网上掀起波澜,他一度被贴上“软骨”、“汉奸”的标签。

  吴建民对此并不在意。去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他说:“我一点也不发愁,因为我相信真理,战争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还有人相信这个,那是思想落后于时代。”

  慈祥亲切的院长

  2003年,吴建民64岁。卸任驻法大使后,他又接到了意想不到的任务——外交学院院长。

  青年学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董春岭至今记得,2006年,他作为国际关系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去参加外交学院举办的模拟联合国大赛。比赛结束后,时任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和吴建民一起,和参赛学生吃饭。

  吴建民就坐在他身边。言语间,吴建民得知他是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便勉励道:“这个专业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国正处在大国崛起的重要阶段,需要有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世界。”并鼓励他投身到外交事业中去。

  让董春岭感动的是,后来,他们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讲座上再次见面,吴建民还能喊出他的名字。“没有官员的架子,是一个慈祥亲切的师长。”

  在外交学院的五年,吴建民不但亲自上课,还尝试将外交经验贯通到对学生的教育中。

  秦亚青记得,吴建民觉得要做好外交,必须有很强的和外国人沟通的能力。于是,他专门开设“交流学”课程,自己负责全部的思路和案例,并和其他老师一起编写了相关教材。“如果我没记错,这是国内大学第一次开这门课。”秦亚青说。

  在一堂“交流学”的本科生课上,吴建民对学生说:“作为外交官,作为中国人,什么时候都要诚实,都要说真话,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说清楚。”

  有学生问:“那有些时候因为一些纪律或其他要求,不能说怎么办?”

  “我可以不说,但我不能说假话。”吴建民回答。

  秦亚青至今记得这个场景,他觉得,这是吴建民做人的底线,也是他传递给师生的价值观。

  温和的老干部

  如果没有这起车祸,吴建民的不少师友都觉得,他还可以继续为国家工作“至少五到十年”。

  吴建民爱好锻炼,身体一直不错。秦亚青记得,吴建民每天坚持锻炼,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他走路飞快,我根本跟不上。”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记得,有一年,一起去夏威夷开会时,吴建民每天散步,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

  还有一次,也是在国外,他有事找吴建民,吴建民在电话里说,你等一下,我倒立一会儿。

  半小时后,金灿荣敲开吴建民的门,看见他穿着运动服,用手拍打着灰尘。“他都七十岁了,挺罕见的。”

  在国外出访期间,一天五六场会议,都是吴建民主讲,会议结束后,与会的人都疲惫得不行,吴建民却回来继续写东西。这让后辈们很惊讶。

  去年夏天,吴建民参加某网站的一个活动。一进门,他就找到工作人员,说,自己的司机是回民,如果不麻烦的话,能否加一两个清真的菜;如果不方便,就让司机去附近找清真餐厅解决。

  周志兴至今对这件事印象深刻,“完全是平等商量的语气”。他回忆,会后离开时,吴建民对送行的年轻人再三表达谢意,非常自然、温和。

  实际上,在退休前,吴建民已官至副部级。

  6月19日下午举行的《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主办方还邀请了月季专家陈于化——他曾自费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一个和平月季花展览,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

  主办方原本只邀请了外交方面的专家,但吴建民多次建议,要把这个种月季花的老人邀请来。后来,主办方为他破了例。

  “种月季花的老人来参会了,吴建民却来不了了。”周志兴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4-20 12: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