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4775|回复: 1

全国最爱内斗省份排名 第一名绰号大内斗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1 14: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最爱内斗省份排名,江苏得了第一!绰号“大内斗省”!  



内斗,又称窝里斗,中国人最是擅长。从地域看,今天你批我南蛮,明天我骂你北侉。即便同属一省,也是相互不服气,比如青岛看不惯济南、芜湖看不上合肥、宁波手撕杭州……

网上流传一份全国内斗省份排名,很不好意思,江苏位居第一。甚至得一别名:大内斗省!

有网友通过对论坛、贴吧各省城市间内斗战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后,为各省“内斗”做了一个科学的排名。江苏竟然力战群雄,成为“内斗”省排名第一!


江苏

江苏

内斗省排名第一:江苏

对阵双方:全省13个地市和部分县级市均加入混战

点评:江苏为公认的全国内斗第一省。打斗主线是:苏南看不起苏北;苏州、无锡、常州共同鄙视徽京(南京);苏北不屑“徽京”。

苏南城市间:苏锡常镇之间互相不服。

苏州、无锡内部:昆山、江阴分别想闹分家,江阴不服昆山。

苏北城市间:徐州VS盐城,淮安VS宿迁,连云港、南通四处点火。

归根到底一句话:“大内斗省”是江苏的标签。各城市间打斗之声,声声入耳。

我苏13市,以长江为界,可分为苏南和苏北。不过,扬通泰三市不愿与苏北为伍,自立门户人称“苏中”。南京嘛,跨江城市,所以一直不被认作是真正的苏南。作为生长在大内斗省的草民,冷艳旁观战况,斗得最恨的不外乎苏南看不起苏北,苏州掐架南京。在我苏,要想被人看得起,得有拿得出手的鸡滴屁。


江苏

江苏

从刚出炉的2015年的我苏13市GDP排名来看,垫底的还是苏北城市。当然,苏中的南通和苏北的徐州近几年突飞猛进,已经闯关进入前5。原先抱团的苏南代表苏锡常,已经被成功分解。实力在这,以后在南京和南通,再有人摆出苏南的优越感,分分钟就没底气了!

不信你看看,这两年无锡在南京面前老实本分多了吧。

为何苏州和南京斗得最狠?真相来了!

内斗最恨的那对来了!苏州VS南京:真相如何你也看到了!作为全国最牛的地级市,苏州的鸡滴屁简直巨无霸,排名后5名的总和加起来都不一定能抗衡。超过南京可不是一星半点!土豪成这样的经济一哥,能低头认南京这个省会大哥?

当然咯,简单拿鸡滴屁说事,有损我苏的历史文化底蕴,显得太铜臭味。之所以我苏内斗最狠,也受地域、方言、饮食等多方因素影响,因为有差异,更加区分得不在一个阵营。比如苏南喜甜食,但是苏北受鲁菜影响深厚,苏中又是淮扬菜,南京饮食更是杂糅。

苏南属于吴语区,一腔吴侬软语,被称为中国最好听的方言,因为上海的作,更是把吴语的地位包装得高大上洋气逼格。而南京方言最早也属于吴吴,但是历经朝代更迭数次休整,变成了南京官话,后来又受北方文化渗透……现在再听南京话,再漂亮的潘西只要嘴里冒出一句“D的一逼”,立马品位降了N档。

方言、饮食的差异,经济体量的落差,是内斗的主因。眼看着苏州越是趾高气昂,南京越是不服:你不就是靠背后的一帮小弟扶持嘛,有本事离了它们试试!之所以这么挑事,正因为苏州内部也不太平,小弟昆山抱着上海的大腿,根本不把苏州老大看在眼里。其他几个像张家港、常熟等等,也不是省油的灯。

不过,作为南京草民,对苏州和南京的未来战局充满期待。你看,2015年鸡滴屁的同比增幅,南京以12.9%遥遥领先。苏北、苏中几市也不可小觑。但是,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增幅稍显落后,甚至显出疲态。当然,这也与各市的经济形态相关,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苏南冲击更大些。南京作为科教重城,再加上国家级江北新区的助力,往后看,前景(钱景)一片大好!

虽然我苏内斗首当其冲的是经济,但是放眼全国,我苏的财大气粗可不是吹的,绝无弱兵: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排行榜出炉,江苏13市全部进入前100名。

虽然我苏是内斗大省,但是,其他省市如果敢挑衅,我苏13市绝对团结一致对外!这是必须的!

看完自家的内斗,来看看其他省的内斗乐乐吧。也不知道哪个挑事的网友大神整理的(其实真想谢谢ta),大家看看就好。纯属娱乐,不喜勿喷。


“内斗” 省排名第二:山东

对阵双方:青岛VS济南 ;沿海城市(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VS内陆城市(济南、滨州、德州、聊城、泰安、莱芜和淄博等)VS鲁南城市(菏泽、临沂等)

点评:青岛经济强,看不起省会济南。而以青岛为首的城市和以济南为首的城市分属齐鲁两个文化圈,互不相容。

“内斗” 省排名第三:安徽

对阵双方:合肥VS芜湖 皖南VS皖北 皖南(抱南京大腿)VS合肥 淮南VS蚌埠

点评:安徽内斗根源是以芜湖、安庆为代表的皖南看不起省会合肥,并极度歧视皖北。同时,由于皖南城市实力远远比不上省会合肥,所以,他们常常抱南京大腿,认南京为徽京老大,以此来“拉大旗扯虎皮”进行战斗。战斗场面一般是这样:皖南跟皖北斗,皖南跟二胖(皖南对合肥的称呼)斗,斗玩二胖斗邻居,斗完邻居斗小弟。激烈场面和大内斗省江苏有几分相似,两省不愧是“一奶同胞”。

“内斗” 省排名第四:河北

对阵双方:唐山VS石家庄;保定VS石家庄;唐山对全省

点评:河北的城市内斗挑唆者一般是唐山,主要原因是省会石家庄不强,唐山看不起省内所有城市。河北城市间内斗心态:宁愿让外省城市好,也不愿看见自己的兄弟城市好起来。

“内斗” 省排名第五:湖南

对阵双方:株洲VS岳阳 VS 衡阳

点评:湖南人骨子里好斗,这是由湖南人特点决定的:A型血人多、固执;吃辣椒,性格火爆。株洲是湖南主要导火索,株岳衡之间常为了全省老二爆发内讧。

“内斗”省排名第六:广西

对阵双方:南宁VS桂林VS柳州三方混战、贵港VS桂平、 梧州VS玉林

点评:主要矛盾是省内老大不强,宁、桂、柳综合实力相当,互不买账。

“内斗”省排名第七:福建

对阵双方:福州厦门泉州争老大;晋江泉州闹分家;莆田泉州互掐

点评:福建的内斗泉州是总的根源,主要由于泉州各方面都突出,但没有福州、厦门那样受到重视,心态不平衡所引发的。其中以闽南和闽东间的争斗最为激烈,即 【“福州”+福清长乐】VS【泉州+晋江石狮】,属于组团群殴。

“内斗”省排名第八:河南

对阵双方:郑州VS洛阳,开封VS郑州、新乡对全省,豫北对豫南

点评:省会之争和豫南豫北之间的口水仗是主线。河南省内还有个现象:就算全世界人民都瞧不上河南人民,豫北人民还照样歧视豫南人民。

“内斗” 省排名第九:江西

对阵双方:赣州VS九江、新余萍乡VS宜春、赣州VS吉安、上饶VS景德镇

点评:除了赣州与九江积怨已久,为了省内老二之争;其他更多的是邻里大战,江西人普遍相信一点:和你最近的人,才是最危险的人。

“内斗”省排名第十:广东

对阵双方:东莞VS佛山、广州VS深圳、湛江对汕头,梅州对全省、客家VS潮汕、非珠三角城市对珠三角城市。

点评:相对来说,广东省内城市的内斗更偏向于一种竞争。而且广东人有一大特点,喜欢围观和煽动别人去斗。

好奇怪,内斗省前十居然没有浙江!宁波和杭州也斗得蔚为壮观啊。难道这份排行榜出自浙江网友,遮家丑护短了?虽然管不住手下兄弟,但是杭州这枚好斗boy,时不时就给我南下战书,前阵子刚要和我南比书店,太幼稚了!我南有先锋书店压镇,有600多年城墙根下的书屋打头阵,还比个毛线啊!这种战书我大南京都懒得接了。

不说了,春天不宜燥。再多嘴一句:本文纯属娱乐,不喜勿喷。小编这厢有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1 14: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长期存在双省会,曾经分成南北两省!


来源:最爱历史

越是紧要的历史关头,就会有越多隐秘的历史细节被忽略。辛亥革命那年前后,大家都盯着大清怎么被解体而亡,很少人注意到一个省份内部的事情。

1912年初,江苏一省之内竟然出现了三四个都督府、好几个军政分府,一度处于严重分裂的状态。难怪当时最大的报纸《申报》,将江苏的情况比喻为唐末藩镇割据。

具体来说:

革命党人陈其美,最早在上海(当时属江苏管辖)成立了沪军都督府;

前清江苏巡抚程德全,反正后在苏州成立了苏军都督府;

南洋新军将领林述庆,在镇江设镇军都督府,随后他率军进攻南京,镇军都督府改为镇江军政分府;

革命军攻克南京后,程德全将苏军都督府搬到南京,建江苏都督府,后庄蕴宽接替他代理江苏都督;

北洋陆军出身的蒋雁行,在清江浦(今属淮安市)设立江北都督府;

与此同时,无锡、常州、扬州、松江等地,都出现了颇有势力的军政分府和头面人物……

一时间,当时的中国经济第一省乱成了一锅粥。

表面上看,这仅是特殊历史节点的乱象,但其背后,反映了江苏省根深蒂固的地域纷争、族群歧视与省籍认同问题:

一是江苏VS上海。

沪军都督府裁撤前,淞沪军界一帮人通电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说必须让陈其美做江苏都督,不然说不过去。江苏省议会知道此事后,坚决反对,说江苏是江苏人民的江苏,不是都督的江苏,也不是总统的江苏。言下之意,决不能让上海这个“下邑”来领导江苏。

反过来,上海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今非昔比,显然也看不上江苏。上海人的独立意识早已觉醒,不愿屈居江苏之下。

二是江北VS江南。

江北都督府方面,诉求更加前卫,他们要求独立建省,理由很简单:江北在江苏省内的地位一直被无视。江北都督蒋雁行吐槽说,以前江苏省谘议局开会,会场中竟然都讲吴语,江北人士根本听不懂,导致有关江北的议案十有八九通不过。

看来,江苏省内的江南中心主义,一直让江北人很不爽。南北之间注定还有大事要发生。

三是南京VS苏州。

谁是江苏省的一哥?长期以来,这两座城市就互相较劲,互不相让,以致辛亥革命后短短的时间内,省会在苏州和南京之间转了两圈。连程德全都一度非常郁闷,直接找庄蕴宽代理都督,自己跑到上海“养病”去了。

两城争执不下,舆论看着干着急,纷纷建议超脱宁苏之争,让镇江来当新省会吧。这个建议当时没有回响,但十几年后竟然成为现实。

如今,在网络上,全国最爱内斗的省份排名中,江苏永远排在第一位,甚至得一别名“大内斗省”。

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不单单是网民的调侃,而是有某种深刻的历史根源。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江苏几个城市区位图,下文将会反复提到。



康熙初年,江南省拆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之后,就给江苏内部的地域之争埋了一颗雷。

按照惯例,自元朝建立行省制度以来,一个省一个省会。但江苏省却出现了“双省会”格局:江宁(南京)和苏州。

乾隆二十五年(1760),原寄设于江宁府的安徽布政使司迁走后,清廷在江宁府增驻江宁布政使司,与驻苏州府的江苏布政使司并存。

这样,江苏一省之内,分成两个区域管辖:江宁、淮安、扬州、徐州四府,以及海州、通州两个直隶州,归江宁布政使司管;余下的苏、松、常、镇四府和太仓州,由江苏布政使司管。

对于这种怪异的“双省会”制度,清朝最高领导人一直也是默认的。乾隆曾得意地说,他下江南的政绩之一是给江浙两地蠲免了三成的赋税,尤其是“省会驻跸之地,加恩更宜优渥”,然后他点了江宁、苏州、杭州三个省会的名。

一直到清末,人们仍习惯称江宁为“江南省城”,苏州为“江苏省城”。

细究起来,清朝在江苏设立“双省会”其实别有深意:

南京扼长江、控南北,虎踞龙蟠,且为明朝故都,在政治上、军事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苏州的优势则更多体现在经济上。明清两代,苏州一直是长三角的经济核心城市,整个长三角的商业物流网络均围绕苏州展开,地位类似于后来的上海。直到1843年,苏州仍是仅次于北京的全国第二大人口城市。江南财赋的稳定征收,关系帝国的正常运转,而为保证江南财赋的稳定,苏州是重中之重。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反向传导并提升了苏州的政治地位。

此外,将苏州设为省级政治中心,可以对南京所在的上江地区进行权力牵制。这是清廷玩区域权势平衡术的一种策略。

1860年代以后,受到交通枢纽转移和太平天国战乱的双重影响,苏州的经济地位被开埠仅十多年的上海所取代。尤其是太平天国期间,苏州等地的大量官员、绅商、士人与普通劳动者纷纷避往上海,促进了人才、资金和劳动力在上海的聚集。至此,长三角中心城市由苏州移至上海。

历史上,上海曾被称为“小苏州”,到了20世纪初,苏州反过来被称为“小上海”。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苏州曾经力压上海,全国人口排第二,仅次于帝都北京。



辛亥革命催生新时代,已经失去经济霸主之位的苏州,亟需抓住江苏省会的帽子,才能确保不会在政治上同步陷落。

不过,在两江总督驻地南京被苏浙联军攻克后,程德全立即决定将苏军都督府迁往南京,想做真正的江苏都督。这表明在江苏头面人物的心目中,南京的政治地位仍然高出苏州半截。

苏州本地绅商担心苏军都督府迁走后,在宁苏之争中处于下风,因此极力活动,希望保住江苏政治核心城市的地位。加上程德全移驻南京后,苏州发生兵变,秩序大乱,苏州商民呼吁江苏都督回驻苏州。

此时,程德全在南京遭遇了身份的尴尬。致力于江北独立的江北都督府的出现,使得他这个江苏都督变得有名无实;与此同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决定设在南京,这样南京成为首都,江苏都督也无法在南京继续待下去了。

程德全一怒之下,让庄蕴宽代理江苏都督,自己跑到上海“养病”去了。没过多久,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以“苏州事务甚繁”为由,命令庄蕴宽移驻回苏州。庄蕴宽于是回到苏州,整顿秩序,苏州又成了江苏省会。

至此为止,经过宁苏双方的博弈,一个成为民国首都,一个成为江苏省会,堪称各得其所。

但紧接着,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且拒绝南下任职,北京遂取代南京成为民国首都。作为立法机构的江苏省议会这时强烈支持南京做江苏省会,并强调一省只能有一个省会,要求江苏都督庄蕴宽赶紧回南京。

苏州绅商当然极力反对省议会的决定。在此情况下,庄蕴宽突然宣布辞职,程德全再度被任命为江苏都督,并回苏州主持大局。

就像我在文章开头所说,当时的江苏出现多个都督府和军政分府,由于各方矛盾调解不下,南京临时政府立法院一度想将江苏划为三个省。

袁世凯上台后,以南北统一为号召,不希望各省的分裂导致全国的分裂,因而坚持裁撤江苏省内各个地域山头:沪军都督陈其美想做江苏都督,不被江苏省议会接纳,最后由袁世凯安排了民国工商总长一职,总算化解了矛盾;袁世凯派人到扬州,以中央拨饷30万为条件,让徐宝山自动取消了扬州军政分府……

在袁世凯的努力下,江苏终于渐趋统一。程德全亦顺应大势,从苏州再次移驻南京。苏州在与南京的省会之争中,最终落败。

清代以来的江苏“双省会”制度,落幕了。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袁世凯对江苏的统一,堪称居功甚伟。



但是,江苏的麻烦还没完。

在宁(南京)苏(苏州)合一、南京被确定为江苏唯一省会的背景下,江北问题就显得十分刺眼。

辛亥革命过程中,蒋雁行等人在江北成立江北都督府,与江南相抗衡,意欲从江苏独立出来设省。这既是当时革命大环境的影响,也是江北、江南畛域之分的必然结果。

无论是地理、语言还是文化,江北与江南均差异甚大。用蒋雁行的话来说,江北江南强行揉为一省的结果是,江北人士在吴语当道的全省会议上毫无存在感,导致文化上处于弱势的江北,利益常常被无视。

宝宝心里苦啊,所以江北人多数不愿附和江南。江南人则把江北当成了文化与族群鄙视链的底端。

江北、江南分省的提议由来已久。最晚在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就有官员鉴于战争期间江南江北存在文化隔膜、呼应不灵的弊端,建议变通江苏省区划,在江北、江南分别设省。这个建议遭到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反对,遂作罢。

到了1904年,正值清末新政改革,江苏著名绅士张謇上书朝廷,建议在徐州设省。

张謇的建议引起清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加强控制苏北的目的出发,清政府决定改漕运总督为江淮巡抚,正式设立江淮行省,省会定在原漕运总督的驻地清江浦(今属淮安市),辖区则包括原江宁布政使所辖四府、二直隶州。

从张謇上书,到江淮省成立,仅用了一个半月时间。不过,这次苏淮分省却遭到了江苏籍官员,包括张謇本人的强烈反弹。

张謇认为江淮省的设置与自己提议的徐州设省建议大相径庭,简直是“非驴非马”,十分失望。一帮江苏籍的头面人物也出来发声反对,指出苏淮分省后,江淮失去苏松的富庶,转为贫,而江苏则失去淮徐的地形,转为弱,对两省都是失分的决定。当然,他们最担心的是,江淮贫瘠,分省后划江而治,盗匪流寇将对江南发起财富劫掠。

在各方的反对下,江淮省仅存在不到三个月便宣告“寿终正寝”。由于存在时间太短,绝大多数江苏人都不知道江苏省曾被一分为二。

仅仅七年之后,清江浦又在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设立了江北都督府和江北议会,要求江北单独设省。

江北各县连发通电,呼吁社会各界支持江北分省。江北都督蒋雁行与江北议会均强调,江北在前清时代一直受到苏属人士的轻视和漠视,导致江北人的权利与江南人极不平等,这是“江北列祖列宗之耻”。号召江北人一起努力,争取地位,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对于江北的分省要求,急于重建中央集权的袁世凯当然不会接受。他说,假如江北分省成功,浙江、河南等省纷纷效仿,那国家怎么办!

随后,袁世凯电令蒋雁行到北京,另有委任,并裁撤掉江北都督府,归江苏都督管辖。蒋雁行只得表示服从。

消息传来,江北民众团体“异常愤激,纷纷集议,拟以死力争 ”。他们还请江北人张謇出面主持分省之议,结果,张謇不仅不支持分省,还通电指责蒋雁行。所以,许多人骂张謇是“破坏江北大局之罪魁”。

实际上,出身海门的张謇,并不认为自己是“江北人”。在他的观念中,盐城、阜宁、淮安等地才算是“江北”,言下之意,海门、启东乃至整个南通、泰州地区,都不能算“江北”。就像今天,对苏北人的歧视,在江苏、上海形成了层层鄙视链,每个地方都想甩掉这个标签,不想自己的家乡被标注为“苏北”。

最终,江北各界人士进京请愿无效,分省希望破灭。

当时人指出,江北难以独立成省的原因之一,是地方贫穷,独立后在财政上无法自立。说到底,一切遭歧视、被无视的根源,还是因为穷!

这种基于贫穷的地域歧视,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张謇曾建议徐州设省,结果引来清政府设立江淮省。



时间流转,到了1927年。随着北伐成功,出身南方的革命者蒋介石,决定将首都从北京迁回南京,并将南京单列为特别市。

如此一来,江苏需要重新选择一个新省会。

可惜的是,这次,苏州并非新省会的必然选择。1928年7月,江苏省政府委员会举行会议,讨论省会选址问题。在对省内适合做省会的各地区进行比较后,与会者9人进行投票。

投票结果显示:镇江6票,扬州2票,苏州仅得1票。

“黑马”镇江一举胜出,被定为江苏省会。从1929年2月省会迁至镇江,到1949年4月国民党败退撤离,镇江作为省会的时间跨度达20年,除去中间日军侵华沦陷8年、省会流离搬迁,实际作为省会12年。

史学家认为,这是镇江自六朝以来历史上政治地位最高的时期。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镇江的政治地位高峰,出现在民国时期。

那么,名不见经传的镇江,为何能够击败苏州成为新省会呢?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加分项,是镇江的区位优势。

镇江与南京相距甚近,南京被定为首都后,临近南京有利于行政联系,便成为一个极大的优势。另一方面,相比偏居江苏东南角的苏州,镇江的位置相对居中,更有利于管控离心力强的江北地区。

至此,民国江苏两次换省会,苏州在交通、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均占上风的情况下,两次落败。其失意程度不亚于宣称被苏州人漠视的江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

在政治上玩不转的苏州,发展出一套强势的经济与文化鄙视链,把南京狠狠鄙视了一通。依此而下,江苏省内以江河、语言、文化、饮食、经济等不同标准,构建出一条条错综复杂的鄙视链。

而这条鄙视链的最顶端,则是早已从江苏分出去的大上海。自视高贵的苏锡常,与上海之间仍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难怪昆山人要显摆说:苏州跟我们有半毛钱关系?上海那才是前世今生啊。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五花八门的苏北标准,图片来自大象公会。



1949年6月底,江苏全境解放。

由于苏北是老解放区,苏南是新解放区,遂以长江为界划分为苏北和苏南两个省级行政公署区。两个行署区的驻地分别为泰州(后移驻扬州)和无锡。这表明民国初年江北人争取的分省,此时又短暂地成为了现实。

1952年11月,撤销苏南、苏北行署区,合并成一个省,恢复江苏省建制,省会临时定在镇江。

两个月后,南京从直辖市改为江苏省辖市,并再度成为江苏省会,一直到今天。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民国时期,江苏省会迁移示意图。

历史照进现实,而一切现实,均有历史可循。

上海如今是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核心,虽然早与江苏没了行政管辖关系,但有这么个巨无霸在身边,大半个江苏都被它的光环所笼罩,无可逃避。

江苏省内,清代的两个省会各自得到一种优势。苏州在经济上一直diss南京,发展成为江苏经济一哥;而南京在政治上始终高出苏州半截,彼此间也是一种必要的牵制。

失去了省会地位的镇江,早已泯然众人。除了被省内其他地方调侃为“卖醋的”,实在没有更大的亮点。

当年张謇提议设省的徐州,却依旧有低调的魄力。整个民国期间,许多专家学者孜孜不倦地从不同角度论证徐州设省的可行性,虽然多未实行,但这一块区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到1986年,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18个地市成立淮海经济区,徐州客观上成为南京以北、济南以南、连云港以西、郑州以东这一地区的中心城市。

由于长期存在的江北、江南分隔,一直到现在,官方与民间都曾在不同时期谈论江苏迁省会的可能性,以解决苏北被冷落的问题。有学者提出,扬州或淮安区位适中,或许是新省会的最佳选择。

但是,不管江苏各地如何“内斗”,有一点必须肯定:作为全国第二经济大省,它的发展均衡性比起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简直不要强太多。江苏13市,全部上榜全国百强城市,而广东还有一半的城市在百强之外悬着。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中国最爱内斗的省份


▲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江苏13个城市全部上榜:苏州第7名,南京第11名,无锡第16名,南通第22名,常州第29名,徐州第40名,扬州第45名,镇江第51名,泰州第55名,盐城第56名,淮安77名,连云港第92名,宿迁第98名。

又团结又斗争,又亲密又鄙视,斗完了并肩建设经济,这样的江苏才真的了不起。

参考文献:

1.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明华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郑忠:《嬗变与转移:近代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之雏形(1842-1895)》,《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何一民、范瑛:《从府城至省会:清代苏州行政地位之变迁》,《天府新论》,2009年第5期

4.纪浩鹏:《宁属还是苏属:辛壬之际江苏省会之争》,《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5.周育民:《辛亥革命时期的“江苏统一”——兼论辛亥革命时期的苏沪行政关系》,《史林》,2002年增刊

6.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民国江苏省会镇江研究》,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

7.李巨澜:《辛亥时期“江北分省”问题探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4-23 23: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