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11959|回复: 0

“上马”18年:浓缩一座城市的味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 07: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马”18年:浓缩一座城市的味道


  如彩练,似音符,无论以何种形态,这一天,人潮伴随上海马拉松步入第18年。

  昨天,2013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圆满举行,3.5万名跑友用脚步踏出鼓点,为18岁的“上马”共谱一曲生日歌。

  从最初的5000余选手到如今3.5万人参与,上海马拉松在这座城市的全方位保驾护航中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而“成年礼”轰轰烈烈地呈献后,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需要静下心来与未来对话,升华内涵,启动责任。

  一场马拉松赛的内涵源起何处?毫无疑问,在于赛道,而赛道之美,在于充分浓缩一座城市的味道。在纽约,人们可以穿越曼哈顿的繁华和维拉扎诺大桥的雄伟;在伦敦,跑者能感知本初子午线的厚重与白金汉宫的辉煌……经典的赛道成就经典的赛事,经典的赛事铸就城市的风情。

  上海也拥有相当深厚的底蕴,细细品味第18年的“上马”赛道——外滩浦江线,现代上海的摩登巨变;金陵路骑楼,旧时海上风情记忆;还有南京路、静安寺、淮海路、雁荡路、滨江道、万体馆,一路奔跑,拾取一路海派影像。与其说这是一条比赛线路,不如说这是一道精心设计的城市展示长廊。

  有内涵如斯,赛道的升华绝不在于另辟蹊径。相反,成熟的“上马”需要魄力,去克服阻力,把最能述说上海故事的街区、地标保留其中。如果可以,每年不妨设立一些独特的元素与主题,让更多区县、街道可以体验与参与。当然,魄力背后,相匹配的还应有更解民意的微调、更贴民心的服务。

  内涵升华后,“上马”的城市责任怎样担当?国际马拉松及公路跑协会主席弗朗西斯科·博拉奥与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大卫异口同声:“马拉松的价值远大于一场体育比赛。”在权威们的眼光里,一场成功的马拉松赛该从体育本体、精神文化以及经济发展上呈现立体式分布。这也该是“上马”奔向未来的姿态,尤其是在文化与经济的维度中。

  成年之前,“上马”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若干国际大品牌曾手捧巨额支票找上门,希望以独家冠名权的方式赞助比赛。可组委会态度坚决,欢迎支持,谢绝冠名,“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就是名字的全部。

  谢绝包含巨大利益的冠名权,这份勇气可如此解读:一方面,“上马”的品牌经过17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而“上马”更看重的是城市品牌的厚积薄发;另一方面,能够意识到这份长远品牌效益的多为国际品牌,国内尤其是上海本土企业,敢为此大胆投入的,还是少数派。(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以本次为例,无论至尊赞助商还是荣耀赞助商,它们对"上马"的品牌价值开发绝不仅限于赛事本身。除户外的包楼海报、电子显示屏和移动广告外,各类贯穿互联网或智能手机平台的线上、线下活动,以及各种隐身于赛道中的产品路演,都被它们运作为潜在的营销。在支持"上马"的过程中,这两大赞助商实际开展的市场推广,也许几倍于其赞助费用。

  略有遗憾的是,"上马"的巨大市场潜力,暂时还处于本土企业的意识盲区,由"上马"品牌衍生出的财富,暂时还只能为国际品牌所运作。但谁又能说,这不会是"上马"成年后的最大价值呢?18岁以后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有理由也有能力,以市场反刍这座城市,以经济触动城市里的灵感 。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彦 选稿:夏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3-29 08: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